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纪录片《沈括》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
2025年是沈括逝世930周年。纪录片《沈括》秉承“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理念,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纪录模式,讲述沈括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他的科学实践对中国式现代化源起的意义。该纪录片由《星野躬耕》《万象归理》《笔谈赓续》三集组成。
海报。主办方供图会上,科技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李萌表示,沈括的经历、成就、科学精神值得深挖与传播。这部作品提醒我们,中国的科学传统在世界上从未缺席,中国科学的根脉深植于自己的文明土壤之中。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我们需要一种“沈括式”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讲好沈括的故事,是塑造新时代科学文化的一次“集体行动”。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赵磊表示,纪录片《沈括》主创团队以科技赋能打造精品力作,大胆探索影像语言的创新表达,采用4K超高清拍摄与AIGC技术相结合的制作方式,通过精准的“情景再现”和虚拟影像技术,实现了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多面立体、不平凡的普通人沈括。
在本片导演刘臻看来,一部好的纪录片,既要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也要让观众“看得懂、看得明白,能产生共鸣”,不仅要有审美追求,更要有创作者的社会责任。纪录片《沈括》不仅是致敬一位跨越千年的科学巨人,更是一种面向未来、面向真实、尊重实证、勇于创新的精神传承。
本片撰稿方圆表示,科学叙事的难点在于“如何让观众理解”。为此,纪录片将原理可视化,把“会圆术”“隙积术”等抽象复杂的数学理论,推导拆解成情境问题与直观模型,用现代化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注重古今连接,让观众感受到,知识不是冰冷的陈列,而是跨越千年的接力。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共同主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