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师悦)“妈,我酒后开车撞死人了,急需十万私了!”11月18日,家住石景山区71岁的曹大妈接到了一通紧急电话,电话那头的人自称是她“儿子”,声音带着哭腔。
“老伴儿,快!儿子出事要赔钱,赶紧去银行取十万现金!”曹大妈对着老伴儿急喊。老爷子抄起包就往银行跑。曹大妈则守在电话旁,“儿子”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过来,反复追问钱取好没。
“我开始光着急,没听出不对劲,后来觉得声音不对,就问了一句。”曹大妈回忆。对方立刻辩称:“我嘴撞肿了,说话不利索。”对方还准确说出了她儿子的名字,这番“合情合理”的解释让老人信以为真。
好在曹大妈的姐姐和她同住一栋楼,妹妹跟她说了取钱的事后,直觉告诉她这事不对。曹大妈的姐姐一边安抚妹妹别慌,一边让妹妹赶紧给儿子打电话确认。放下电话,曹大妈的姐姐又给社区书记常春亮打了通电话,常春亮第一时间联系了片警,片警判断:“这百分之百是诈骗,得赶紧阻止老人取钱!”
得知儿子正在单位上班,啥事没有后,曹大妈赶紧通知在银行的老伴儿不要取钱了。
社区工作人员和片警反复叮嘱老人:年底是电诈高发期,骗子常冒充亲属设套,核心都是要钱,再遇到类似的事,一定先给亲属打个电话核实,千万别轻易把钱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