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随着天气转冷,各地天然气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在吉林长春、陕西榆林、浙江舟山,各地通过动态监测、智能调度等方式,全力迎峰保供。
吉林长春:天然气供热率逐年提升 城市低碳过冬
在吉林长春市,这个冬天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更加环保的天然气供热。孙昌居住在绿园区迎宾路某小区,今年小区完成了煤改气。供热季开始后,他家里的室温可按需灵活调节。
居民 孙昌:家里边特别舒服,特别得劲,我们每天都自己调节室内的温度,达到我们自己满意的温度。
据了解,吉林省正全面推进“气化吉林”工程,通过提高管道覆盖率和天然气使用占比,让更多居民和工业企业用上清洁能源。在长春市,使用天然气供暖的用户正以年均约8%的速度稳步增长。
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党委书记 马代鑫:今年天然气产量目前已经达到了340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天然气的采气量也在陆续增加,有足够的气源,能够保证冬季天然气的供应。
浙江舟山:数智赋能天然气运输 保障冬季用气需求
冬季用气高峰来临,位于浙江舟山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正满负荷运行。作为浙江省“十四五”重点项目,这个接收站通过全链条的智能管控将这里的天然气得以安全高效地输往各地,保障民生与工业需求。
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调度生产运行部工作人员 程仁杰:依据调度指令可以远程完成设备启停还有参数的调节,与此同时,一线的同事也可以通过手机终端接收任务,进行智能巡检,实现中控到现场的无缝协同。
接收站通过管道与槽车双渠道输送天然气。为了保障槽车快速安全通过舟山跨海大桥,接收站自主研发了“运途云”平台,并与大桥的管理企业、高速交警建立了联动机制,实现从智能派单、路径规划到车速与胎压监测的全程闭环监管。
舟山新奥能源物流有限公司园区运营智能群主任 郭大亮:通过对接收、储存、运输、调度等环节全链条的智能升级,让舟山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能满足浙江三分之一以上的天然气需求。
陕西榆林:做好能源保供 智能生产暖万家
随着供热季到来,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时期。在陕西榆林,当地通过智能化生产与精细化管理,全力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守护千家万户的温暖。
在榆林市榆树湾煤矿的装车现场,列车正按计划驶入装车站。依托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工人通过集中控制平台即可远程操控煤炭的生产与运输。
从开采、提升到装车的全流程均在巷道栈桥内完成,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粉尘污染。
煤炭装车站的控制室内,操作员只需轻推他手中的操作杆,即可装满一列核定载重达到80吨的列车车厢。
榆树湾煤矿筛分储装车间副主任 刘小帆:目前我矿日均产出煤炭5万吨,所产出的煤炭主要销往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
在榆林市榆阳区,榆神热电有限公司的两台机组正满负荷运行,在发电的同时,还承担了市区近五成的供暖任务。今年,榆林城区供热面积已超3800万平方米。
为保障稳定供热,当地引入了智慧云平台,将原本分散的片区控制资源进行整合,对近600座换热站、1300余台机组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