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文达
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市场监管局紧扣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将“无事不扰”精准监管与“不罚轻罚”柔性执法有机融合,构建起清单定边界、机制强协同、服务贯全程的营商环境优化体系,创新推出“免扰﹢柔性”双轮驱动模式,有效破解传统监管执法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逐步形成监管不缺位、服务不越位、企业好发展的良性生态。
为破解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难题,该局以清单化、精准化、动态化为抓手,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该局围绕问题发现率、投诉举报量、风险等级、非现场监管可行性4个维度制定评估标准,系统梳理市场监管领域各类检查事项,将387项低风险、可远程监管事项纳入“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覆盖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11个重点领域,明确除上级部署、投诉举报等特定情形外,一律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同步推出183项菜单式合规指引,帮助企业自主排查风险、提前防范问题。在机制创新方面,该局探索建立“日常免扰﹢风险即查”动态监管模式,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涉及公共安全的领域保持严管态势,并推行跨部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联合检查,融合“白名单”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运用网络监测、“互联网﹢明厨亮灶”等非现场手段实现“无感监管”。此外,该局还配套实施“扫码入企”制度和“五个严禁”要求,有效杜绝随意检查、多头执法。截至目前,日照市市场监管领域非必要现场检查同比下降超过40%。
针对处罚刚性过强、容错空间不足问题,日照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清单迭代、流程规范和柔性处置,推动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该局迭代升级执法清单,在1.0版基础上推出“不罚轻罚”清单2.0版,制定形成涵盖213项事项的汇总清单(不罚189项、轻罚24项),其中,原创创新事项110项,占比达51.64%;通过“抓项目优环境促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解读清单内容,确保企业清晰知晓适用标准,目前已累计办理“不罚轻罚”案件2442件,减免罚款7363.79万元,占全市减免金额80%以上。同时,该局规范执法流程标准,开展市场监管领域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印发涉企行政执法100问,全面推广“鲁执法”平台应用;创新建立涉企执法“复盘”监督机制,组建法治、监管、执法专业团队,对旅游市场等重点领域实行日复盘、日批阅、日反馈,目前已累计复盘投诉举报事项1700余次,实现轻微问题整改与严重违法查处的精准区分。此外,该局推行“631”柔性处置机制,60%的问题通过靠前服务主动化解、30%的问题依靠精准监督推动整改、10%的违法问题严格依法处置,通过说服教育、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变“被动执法”为“主动赋能”。
为解决政策落地有偏差、企业诉求难反馈问题,日照市市场监管局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依据法律法规修订、监管实际需求及企业反馈意见,适时优化“无事不扰”与“不罚轻罚”清单内容;构建“企业点单—部门接单—跟踪督办—结果反馈”的诉求闭环处理机制,通过政策解读会、企业走访、线上问卷等方式,收集企业对监管执法的意见建议,能够当场解答的即时回应,需后续办理的限定3个工作日内交办,企业政策获得感显著提升。
日照市市场监管局以数字赋能、常态运营破解服务覆盖有盲区、机制可持续性弱问题,线上依托官网官微,畅通“无事不扰”清单查询、企业诉求反映等渠道,实现政策“一键直达”、问题“实时反馈”;线下建立主题宣讲服务机制,将“无事不扰”监管指导、“不罚轻罚”纳入年度政策宣讲重点,开展“监管﹢服务”联合行动,确保服务常态化、精准化。
此外,日照市市场监管局还以监管执法创新为切入点,推动服务从单一领域向全域覆盖延伸,构建营商环境优化新格局。在企业服务层面,该局通过“免扰﹢柔性”机制,靶向破解项目落地中的制度障碍与要素瓶颈,一批“候鸟企业”因营商环境优化转为“留鸟企业”。在民生服务领域,该局延续“问需于民、服务为先”理念,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领域推出“你点我检”“安全问诊”等服务,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线上巡查,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药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100%,以“监管温度”守护“民生”,实现市场活力与安全秩序双保障。
上一篇:氢能产业入选国家级试点
下一篇:李强出席坦赞铁路激活项目开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