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21日讯(翟静 记者蔡韬)21日下午,在由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中,省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尤鑫;省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赵清;省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一级巡视员张国斌;省委政法委员会常务副书记樊忠诚,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平安黑龙江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25万名网格员守护村屯社区,640万名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巷尾
会上,尤鑫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全省合力打造平安黑龙江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十四五”期间,平安黑龙江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这份成效来之不易,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努力。
全省人民齐心协力的结果。我省有25万名网格员守护着村屯社区,有成千上万名“冰城红警”“兴安义警”“垦区护农队”日夜巡逻,有640万名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巷尾,还有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广大群众,都是平安建设的宣传员、守护者、吹哨人,大家手拉手筑起了坚固的人民防线。
行业部门同向发力的结果。全省政法机关打破“各管一摊”的壁垒,74个部门齐抓共管、攥指成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城乡建设等每个领域都有专业队伍守护,春耕秋收、夏季清凉、冰雪旅游等每个时段都有专项行动护航,山林、边境、网络等每个地方都有专门人员巡守,每个部门领域、每条行业战线相互协同,织密了平安建设的防护网。
政法铁军凝心聚力的结果。五年来,我省有98名干警辅警牺牲、1330名干警辅警因公负伤。政法干警用汗水和鲜血换来了全省现行命案侦破率的持续高位,破获命案积案数持续排名全国前列,97%的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雷霆”系列行动执行到位1600多亿元,2万件公益诉讼案件守护了绿水青山,15万件法律援助挽回群众经济损失近4亿元等等,一项项成绩生动诠释了政法干警的勇毅担当。
为龙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建成执法办案中心145个,网络平台提供法律咨询161万人次
会上,张国斌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我省政法改革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及未来五年在深化政法改革方面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政法工作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五年。权力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完善。省直政法各单位明确权责清单1400余项,确保广大干警履责有据、行权有度。聚焦重点任务持续发力,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动非法证据排除和证人等出庭工作取得明显进步;持续深化公安机关受立案改革,建成执法办案中心145个,确保人民群众报案“应接必接、该受必受、当立则立”。
健全小微企业快捷、灵活、低成本的困境挽救和市场退出程序机制,5年来推动审结794件小微企业破产案件,以破产重整促进123家危困企业重整重生。强力推进涉企“挂案”清理,累计清理各类“挂案”524件。集中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办理涉企监督案件389件。制定涉企检查公示实施办法、“亮码入企”程序规定,以公开透明的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公共服务体系更加普惠便捷。全面建成覆盖全省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通过“12348”热线、网络平台提供法律咨询161万人次。深化“放管服”改革,公安交管、户籍、出入境等领域推出90余项便民利企措施,惠及群众889万人次。推动诉讼服务体系跨越式发展,法院跨域立案服务覆盖率100%,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持续增强。
未来五年,深入研究谋划全省全面深化政法改革。聚力服务保障龙江全面振兴大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保障重大战略实施,助力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着力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制约监督,深化司法公开。全力深化政法工作协同改革,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不断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为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打掉一批盘踞在行业领域的黑恶势力
五年来,我省群众对全省扫黑除恶工作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
会上,赵清介绍了五年来我省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良好成效。
近五年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委政法委、省扫黑办坚持依法打击与源头整治一体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不断取得新成效,全省新打掉一批隐藏较深的黑恶势力。第三方机构调查数据显示,五年来,我省群众对全省扫黑除恶工作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
省委高度重视扫黑除恶工作,将其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的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全省“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整体推动。省委政法委、省扫黑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的职能作用,系统化、常态化组织开展全省扫黑除恶工作。各地、各级政法单位、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履职尽责,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形成扫黑除恶强大合力。
面向社会公开举报方式,对于群众举报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通过提级办理、异地核查等方式寻求突破,不断提高线索核查质效。全省各级政法单位作为扫黑除恶的主力军,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同步深挖彻查背后腐败和“保护伞”,确保依法、准确、有力惩治黑恶犯罪。
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行业领域乱点乱象问题,先后开展信息网络、交通运输、工程建设、自然资源、教育、金融放贷、市场流通等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打掉一批盘踞在行业领域的黑恶势力,为企业合法经营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各行业主管部门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堵塞监管漏洞,健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大力推进农村黑恶势力问题整治,坚决防范黑恶犯罪向农村地区渗透。
“十五五”时期,将不断提升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走深走实,有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居乐业的新期待,为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积极推进综治中心建设
近4个月,全省县乡综治中心累计受理矛盾纠纷4.25万件,化解4.09万件,化解率96%
会上,尤鑫介绍了近年来我省着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及综治中心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发挥的作用。
综治中心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重要平台,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把各方面资源力量整合起来,对群众各类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无论遇到什么烦心事,都能有地方“找个说法”。
2019年省委政法委就提出实体化、规范化、有人员、有场所、有保障的“两化三有”目标,积极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到2022年,全省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全部实体化运行。今年按照中央关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统一部署,推动县级综治中心全面改造升级,到6月底已全部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目前,全省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检察、信访、人社、住建、妇联等30多个部门,通过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入驻了综治中心,确保群众反映的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近4个月,全省县乡综治中心累计受理矛盾纠纷4.25万件,化解4.09万件,化解率96%。
全省政法机关将坚持以人民群众实际需求为工作导向,持续推进综治中心提档升级,真正把综治中心建设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点站”和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制定出台政法机关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40条措施,为企业追赃挽损4000多万元
会上,樊忠诚介绍了如何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来龙江投资兴业。
制定出台政法机关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40条措施,立足政法职能,延伸拓展惠企服务。创新建立“执法司法质效动态评估”和“优化营商环境效能监测与评价”两个指标体系,全面掌握、精准分析、有效监督涉企执法司法情况,每季度通报情况、预警问题、督促整改,切实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为。
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坚持哪类问题突出就集中攻坚哪类问题。一方面,开展民营企业涉法涉诉问题集中清理专项攻坚,办结问题线索56件,严厉惩治了一批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开展涉民营企业一年以上未结案件集中清理专项行动,执行到位金额4.46亿元,为企业追赃挽损4000多万元。
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政法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市场感知度”评估,让企业来评判衡量政法机关工作成效。定期邀请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逐项推进意见建议落实,精准为企业纾困解难。
“十五五”时期,我省将持续推进政法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常态化开展执法司法专项检查,及时关注解决企业反映的政法领域问题,不断优化政法服务供给质量,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