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江婷婷)记者从11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贵州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目前,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2.1,呈现出“稳步提速、后发赶超”的发展态势。
融合实践多点开花,“数字应用”开创新局面。60余个项目入选国家试点示范和典型案例,盘江民爆、航天电器打造卓越级智能工厂。华润水泥、盘誉泰合入选5G工厂名录。贵州轮胎荣获全球“灯塔工厂”称号,成为全国轮胎行业首家、全省首家入选企业。全省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5%、81%,分别较“十三五”末期提高26.6个、26个百分点,实现发展水平跃升。
创新探索亮点纷呈,“数智赋能”迈上新台阶。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形成先进性示范,有色、化工、酱酒等行业形成一批典型场景和优秀案例,其中遵义铝业电解铝工艺优化预测大模型可实现年节约用电成本数千万元,为传统生产模式提供了新方法、新路径。数据要素赋能取得引领性进展,成功入选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知识产权试点,中安科技等企业陆续完成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数千万元,成为国内工业领域创新示范。
上一篇:贵州这样吸引数据企业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