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轻微微的寒风吹进房,孤单单独坐在花烛旁……”沪剧《家·瑞珏》中的名段“洞房”从上海沪剧院排练厅传出,演唱的是90后青年演员洪豆豆与丁叶波。沪剧名家茅善玉和钱思剑坐在一侧,聚精会神地关注着学生们的一举一动。按照惯例,上海沪剧院每年年末都会拿出看家戏之一《家·瑞珏》与戏迷们共贺新年。今年的演出则“新上加新”,茅善玉与钱思剑此次携手担任复排导演,首次将全本大戏手把手地交给年轻人,并与他们同台演出。12月24日-25日,传承版沪剧《家·瑞珏》将登陆上音歌剧院,目前两场演出已经全部售罄。
“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致敬。”上海沪剧院副院长洪立勇表示。今年是巴金逝世20周年,也是曹禺诞辰115周年,沪剧《家·瑞珏》正是脱胎自这两位文学巨匠的作品,成为海派戏曲舞台上的经典之作。作品以“瑞珏”的女性视角切入,聚焦封建大家庭中不同人物的命运沉浮,于温婉叙事中尽显人文张力,将沪剧“以情见长、委婉缠绵”的艺术特质发挥到极致。回溯过往,2003年新版《家》成为首部在上海大剧院演出的沪剧,六代沪剧演员齐聚的盛况至今令不少戏迷难忘,2007年精简改编的《家·瑞珏》同样收获满堂喝彩。
记者11月21日探班时,茅善玉的嗓音有些哑,“年轻人非常用功,从唱腔韵味到身段细节,从人物心理到情感表达,我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舞台经验分享给他们。”“下午一点半开始排练,结束时常常已经天黑了。”饰演“瑞珏”的洪豆豆告诉记者,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两位前辈一个动作一个唱腔地给他们细抠,精益求精。
最近的高强度排练让饰演“觉新”的丁叶波仿佛回到了戏校时光。他还记得,2010年还在学校时,茅善玉和钱思剑曾到学校帮同学们排练了《家·瑞珏》的最后一场“诀别”,一晃十多年过去,彼时稚嫩的学生即将站到舞台中央。“当时懵懵懂懂,不理解诀别中的痛苦,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走出舒适区”是茅善玉和钱思剑给两个年轻人提出的共同目标。在过往的演出经验中,洪豆豆与丁叶波饰演了不少革命人物,唱腔和动作都相当板正。排练中,钱思剑多次和学生强调,不能出现突然的手势和眼神。“大少爷‘觉新’是一个儒雅、温和的人物,说话、动作都要柔和。演员改变习惯不是易事,只有靠长时间的排练和打磨。”
前几日,复排导演邀请2003版的编剧余雍和到沪剧院看联排。“诀别”一场结束后,近90岁的余雍和给年轻人点赞,“能演到我心里去,不容易!”茅善玉红了眼眶,她认为,《家·瑞珏》是一部极有观众缘的戏,“只有靠一代代演员的接力才能将作品传承下去。这次我们陪年轻人演,希望他们快速成长,有一天将舞台完整地交给他们。”
原标题:《茅善玉钱思剑手把手教戏,《家·瑞珏》有了传承版》
栏目主编:李婷
来源:作者:文汇报 王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