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泓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家企业的内部战略研讨会,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在讨论明年战略目标时,这家规模中等的企业,决策流程竟堪比大企业。一些简单的市场活动也需要经过多个层级的审批,导致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极为迟缓。
会上,笔者直言不讳地指出:“小企业容易犯大企业病,当前的决策机制已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小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灵活性,一旦失去,企业将丧失重要的竞争力。”
决策链条过长,小企业患上大企业病,唯有划小经营单元,才能让组织重焕活力。由此,笔者联想到明代名将戚继光所创的鸳鸯阵——一种将大型兵团划分为12人作战单元的革命性军事编制。这一阵法在浙闽山地成功抵御了倭寇的侵袭,其蕴含的组织管理智慧,对当今企业仍有启示意义。
嘉靖年间,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其机动灵活的战术,让明朝传统大兵团屡吃败仗。戚继光洞察到了问题本质:在复杂地形下,大规模兵团行动迟缓、协调困难。于是,他创立“鸳鸯阵”,以12人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队伍最前为队长,其后两人分别执长牌与藤牌,再两人为狼筅手,接着是四名长枪手,最后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
鸳鸯阵的精妙之处在于,通过划小作战单元,实现了指挥效率的最大化。每个小单元可根据战场情况灵活变换阵型,从纵队变为横队,或从一阵变为左右两小阵,甚至左中右三小阵。
戚继光在选人用兵方面同样独具匠心。他招募与倭寇有血海深仇者入伍,并根据士兵特长分配岗位,如让臂力过人者担任狼筅手,反应敏捷者担当牌手。这种“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位置”的思路,与现代企业的人才管理理念不谋而合。
广西一家企业就借鉴了鸳鸯阵的选人用兵思路,将人才划分为ABC三类:A类为高精尖人才,负责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B类为中坚力量,独立负责重点工作;C类为基层技能人才,开展日常业务工作。这种分类方式让每位员工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造最大价值。
从战场到商场:划小经营单元激活组织“细胞”
划小作战单元的理念在军事史上不断得到验证。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游击战思想强调“支部建在连上”,通过强化基层作战单元的战斗力和自主性,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机动灵活性。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装备先进的美军,志愿军通过小作战单元的穿插迂回,以灵活战术实现战术纵深和切割包围。这种战术打破了传统大规模兵团作战模式,使装备落后的志愿军能够捕捉最佳作战机会,有效遏制敌人攻势。
在商业领域,划小经营单元同样能成为激发组织活力的关键举措。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企改革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将“包”字引入企业管理体系,通过分级分权管理和调整分配机制,激发职工积极性。这一改革的核心在于权责划分:总部主导战略规划与宏观管控,分厂承担具体运营责任,并享有生产计划制定、人事管理、奖金分配等十大自主权。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创建的阿米巴经营模式,也是划小经营单元的现代典范。它基于牢固的经营哲学和精细的部门管理,将企业划分为“小集体”,各个阿米巴自行制定方案、独立核算,持续自主成长。
华为总裁任正非提出的“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进一步深化了这一理念。华为据此建立了由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与交付专家组成的、面向客户的“铁三角”作战单元。这标志着华为从过去的集中管理,过渡到分权制衡管理,让一线拥有更多决策权,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实现及时决策。华为实施“铁三角”后,客户响应速度提升了40%,项目交付周期缩短了30%,客户满意度提高了25%。
东莞市凯格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格精机”)作为国际领先的精密自动化装备制造商,其管理方式的核心可概括为:以项目和产品线为“作战单元”,以强大的职能平台为“后勤支援”,构建了一个既专业又灵活的矩阵式协同体系。
凯格精机并非简单地划小核算单位,而是采用了更先进的矩阵式组织结构,类似于华为“铁三角”,但在研发制造型企业中有了更贴合实际的体现。它改变了传统“研发完成再交给生产”的串行模式,而是在产品开发初期就组建跨职能团队,并行开展工作。例如,工艺、采购、生产等人员早期参与设计评审,实现跨专业技术协作,提前考虑制造环节的潜在问题,从源头上优化设计,减少后期大量的设计变更和成本浪费。
小单元大能量
划小经营单元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协同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在鸳鸯阵中,各种长短兵器相互配合,攻防兼备,形成了有机整体。每位士兵职责明确又相互依存,大大提升了作战单元的战斗力。
在企业中,这种协同性体现在跨职能团队的协作上。传统的职能式组织结构中,部门墙林立,信息流通受阻。划小经营单元后,每个单元都包含完成业务目标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大大减少了内部协调成本。
以华为“铁三角”为例,客户经理负责客户关系维护,解决方案专家提供专业解决方案,交付专家确保项目落地实施,三者协同作战,共同对客户满意度和项目利润负责。
小经营单元的灵活性则体现在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捕捉商机方面。在凯格精机,一个重要的新产品研发或客户定制项目,通常由研发、供应链与生产、市场三方人员共同组成一个临时性项目团队。该团队打破了传统职能部门间的壁垒,让最了解客户需求和技术实现可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对项目成败负责,极大提升了决策效率和项目成功率。
划小经营单元不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培养企业干部的有效途径。在每个相对独立的小单元中,负责人需要全面负责该单元的运营管理,这为他们锻炼综合管理能力提供了宝贵平台。
在训练戚家军时,戚继光强调“全队人员协作的重要性”,并以一体赏罚作为制度保障,全面负责的机制培养了官兵的协同作战能力和责任感。
在现代企业中,阿米巴经营模式通过让每个小集体自行制定方案、独立核算,有效培养了员工的经营意识和全局观念。稻盛和夫认为,划小经营单元可以让每一位员工成为主角,实现“全员参加经营”。
这些企业注重分类别、分层次、个性化地用好人才,通过在职培训、轮岗学习、课题研究等方式,加速现有人才培养,持续提升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这种“在战斗中学习战斗”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了大量具备实战经验的管理人才。
文化根基与中小企业的管理选择
中西方在军事和组织管理上的差异,深深植根于各自的文化土壤。西方军事传统强调规则、阵型和专业分工,从马其顿长矛方阵到罗马军团的标枪短剑配合,都体现了对严谨纪律、标准化操作和模块化配合的追求。
映射到企业管理,上述思维就表现为对标准化流程、精细化岗位描述、严密规章制度和清晰权责边界的倚重。这种法治模式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非常适合架构稳定、市场环境可预测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规模化运营和风险控制。
反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更注重权变、谋略和整体协调,其精髓在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兵不厌诈”的应变智慧,追求在动态中捕捉战机,以柔克刚。
戚继光的鸳鸯阵就是在既定框架下,最大限度激发小单元主观能动性和内部协同的典范。这种思想衍生出的管理哲学,优势不在于制度的绝对刚性,而在于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强调根据天时、地利、人和等具体条件进行动态调整。
对于大量资源有限、综合管理能力尚在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而言,若盲目套用适用于大型集团的、高度规范化的模块化管理体系,很可能导致“小脚穿大鞋”,反而丧失灵活性和活力。
许多中小企业的现实是管理体系不健全,员工职业化程度有待提升,恰如历史上那些“普遍训练不足的部队”。在此情况下,更务实的策略或许不是追求一步到位的标准化,而是先汲取中国智慧中的阵法精髓。
这意味着中小企业首先应建立清晰的核心目标(战略)和基本的协同规则(阵型),形成内在凝聚力,然后将重点放在充分授权一线团队,让他们能够像鸳鸯阵那样,在统一的作战原则下,根据本地化的市场情况灵活决策和协同作战。
这种模式不强求每个士兵都是全能型的职业高手,而是通过巧妙的组织设计和文化熏陶,将一个个普通的作战单元整合成充满韧性和攻击力的有机整体。这正是游击队能够发挥巨大威力的原因,也是当前众多中小企业能够以灵动姿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
因此,在管理提升的路径上,中小企业优先考虑通过“划小经营单元”等策略激发组织整体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因地制宜地构建适合自己的鸳鸯阵,往往比过早追求西方式、高度标准化的模块管理更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当然,这并非否定专业训练和规范的价值,而是强调在特定发展阶段,管理策略的选择应有侧重,旨在先让企业活下来,再逐步发展壮大。
挑战与对策
划小经营单元虽有多重优势,但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权力下放与监管的平衡是关键难题。权力下放过多可能导致失控,下放不足则无法发挥小单元的灵活性。
针对这一挑战,企业可以借鉴鸳鸯阵中队长的角色。队长处于队伍最前列的中央位置,既直接参与战斗,又负责指挥协调。在现代企业中,这相当于赋予一线经理更多的决策权,同时保持他们与总部的密切联系。
标准化与灵活性的矛盾也是一大挑战。划小经营单元并非简单地分割组织,而是要在保持整体协同的同时激发局部活力。戚继光通过严格的训练和标准化的作战流程,确保每个鸳鸯阵都能在统一指挥下灵活应变。
华为的“铁三角”模式中,公司建立了强大的信息平台和管理平台,确保一线团队能够及时获取后方资源支持。任正非强调:“后方配备的先进设备、优质资源,应该在前线一发现目标和机会时就能及时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支持。”
激励机制也需要精心设计。戚继光为戚家军制定了明确的赏罚制度,取每一级敌人首级赏白银40两,极大地激发了士兵的斗志。
凯格精机通过多元的激励体系,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活力,包括项目奖金激励、知识产权奖励政策与股权激励长期绑定等。同时,通过企业导师制、入职与在职培训、外部进修支持等方式,促进员工的全面成长。如此一来,员工的工作内容更丰富、更具挑战性,有效激励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战略、组织与文化的协同
划小经营单元的本质,是通过组织模式的创新,激发每一个最小经营单元的活力,从而提升组织整体效能。这一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战略、组织与文化的协同统一。
从戚继光的鸳鸯阵,到中国共产党的游击战,再到稻盛和夫的阿米巴、华为的“铁三角”,历史一再证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划小经营单元是保持组织敏捷性和适应性的有效途径。
戚继光创建的“鸳鸯阵”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是因为它适应了浙闽沿海多山陵沼泽、道路崎岖的地理特点。现代企业划小经营单元,也是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移动互联技术让“变”在各个层次加速升级,对“大而全、庞而慢”的组织形态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灵动轻快”的组织可以更好地引领和适应未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应该是小企业的必备功夫。
划小经营单元代表的还是一种组织理念的根本转变:从控制到赋能,从集权到分权,从标准化到个性化。这不仅是结构调整,更是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单个员工的力量固然有限,但通过科学的组织设计和文化凝聚,这些力量可以汇聚成强大的战斗力。
回顾历史,从戚继光的鸳鸯阵到现代企业的“铁三角”和阿米巴,其成功核心都在于深刻理解了战略、组织与文化三者间动态而统一的关系。优秀的组织模式总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需求),灵活调整内部的结构与协作方式(组织形态),并辅以强大的精神纽带和价值认同(文化凝聚)。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这意味着无论是源于西方的严谨模块化治理,还是深植于东方智慧的灵活整体性调控,都已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未来的卓越组织必然是那些能够兼收并蓄的智慧体:它们既能像现代化兵团一样,在需要时展现出严格的纪律、专业的配合和高效的体系作战能力;也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游击战中,化身为一个个灵活机动的鸳鸯阵,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果断决策,从而在动荡中捕捉机遇,坚韧成长。
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在激发个体创造力的同时凝聚整体合力,并在动态平衡中不断进化?这或许就是古老的鸳鸯阵留给当代管理者最宝贵的启示,也是在变局中寻找组织平衡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