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第五届三省六县市区法院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司法联动机制联席会议在陕西省洛南县召开。本次会议由洛南县人民法院承办,旨在进一步凝聚区域司法协作合力,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共同筑牢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安全司法屏障。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人民法院、湖北省郧西县人民法院、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人民法院及陕西省洛南县人民法院参加会议。洛南县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发展和改革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受邀列席会议。
会上,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法官崔喜,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斌,洛南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福军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司法联动机制建立以来在跨区域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强调要持续深化协作,不断创新审判执行方式,为守护绿水青山、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三省六县市区法院代表围绕“司法护航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这一核心主题,深入交流了近年来在环境资源审判、生态修复执行、跨域司法协作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宝贵经验,分享了各自在应对生态环境挑战、提升司法保护效能上的探索与思考。六家法院共同议定并签署了《关于在环境资源审判中积极推进落实劳务代偿替代性修复生态的工作指引(试行)》,该《工作指引》的出台,标志着三省六地在探索多元化生态修复责任承担方式、推动生态环境“恢复性”司法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和规范的步伐,为今后审理类似案件提供了明确、可操作的依据。西北政法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丁岩林教授作了题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购买碳汇的理解与适用》的专题授课,从理论前沿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剖析了碳汇购买这一新兴生态修复方式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应用场景、法律依据及操作难点,为与会人员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会议还向社会公开发布了涉及环丹江口库区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的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捕捞水产品、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非法采矿、非法狩猎、失火等多种类型的6起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下一届会议主办单位郧西县法院代表作了表态发言。
联席会议结束后,六家法院的参会人员集体前往秦岭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秦岭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增强了守护国家中央公园、当好生态司法卫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本次联席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巩固深化了三省六县市区法院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司法协作成果,也为未来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各方一致表示,将继续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断完善联动机制,创新协作方式,守护好丹江口库区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安全,共担一份责,同护一江水,共同书写区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新篇章。
来源| 商洛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