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11月21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11月21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专场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过去五年,甘肃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由51.63%提升至55.6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12%,比“十三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特别是至2024年,全省研发人员较2020年增加3万余人。
省科技厅厅长闵萍介绍,五年来,甘肃坚持高位推动“强科技行动”,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工作推进会,修订《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出台《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引领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形成覆盖创新全链条的政策保障体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甘肃全力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围绕“七地一屏一通道”部署,加快建设“五大高地”、畅通“四大通道”,实施26项重点任务,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持续提升。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20年的109.64亿元增至2024年的164.59亿元,年均增速10.69%,高于全国平均。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26.3%。
“十四五”期间,一批“甘肃造”重大成果跻身国际国内前列:353项技术实现国产替代,226项技术保持领先,173项原创成果实现产业化;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打破国外垄断,累计治疗患者超2000例;2兆瓦钍基熔盐堆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在全球率先迈入核裂变能新赛道。甘肃首创“研产融合科技攻关赋能计划”,首批10个项目投入财政经费1亿元,带动企业、金融跟投近4亿元,已攻克氪—85回收纯化等新技术34项,研发出新型铜矿抑制剂等国产化替代产品23个。
同时,13家联合体集聚326家单位,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65亿元、撬动企业自筹8.58亿元,攻克国产替代技术73项,转化成果113项,新增产值约145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从1229家增至245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1194家增至454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达97家、技术创新中心133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7家,全链条平台体系基本成型。
2024年,全省研发人员达7.44万人,较2020年增加3.13万人;在甘“两院”院士18人,国家杰青74人。累计投放科技创新贷款135亿元,新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利率降至2.32%历史低位,17家科技企业“新三板”挂牌。五年来,甘肃引进科技型企业319家、科技人才1126名、科技成果396项,吸引投资547.56亿元。
闵萍表示,面向“十五五”,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纵深推进强科技行动,实施“铸基、赋能、远航”三大战略科技任务,高标准谋划编制“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围绕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智甘肃建设等持续发力,努力提升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奋力谱写创新型甘肃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