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八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门诊大厅已是人声鼎沸。在内分泌科的诊室门口,候诊区早已坐满了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是这里的“老熟人”,跨越半座城市而来,只为等待那间诊室里一位八十岁的医生——景录先教授。
“我不舍得”:一句朴实承诺背后的分量
“景主任,您中午总得休息一会儿吧?”面对助理的关心,景录先总是笑着摇摇头,目光望向诊室外:“你看看,还有这么多患者在等,很多都是远道而来的。我不舍得让大家饿着肚子等我休息。”
这句朴素的“我不舍得”,是她从业48年来最真实的写照。简单地吃过几口自带的午餐后,下午1点,她的诊室门会准时重新打开。对她而言,时间是从病魔手中为患者抢回来的宝贵资源,不容浪费。
诊室里的“定海神针”:专业、精准与温情
在诊室里,景录先是“定海神针”。她思维敏捷,能迅速从复杂的病情中抓住关键。
“您最近的血糖控制得不错,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要乘胜追击,把并发症的风险再降一降。”她对一位老病号说,语气温和但目标明确。
面对焦虑的新患者,她会放缓语速,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着“甲状腺结节”与“气血津液”的关系,化解他们心中的恐慌。
她的诊疗,完美体现其“中西医协同”的理念——参考最精准的现代医学指标,施以最具中医智慧的个体化方案。一位跟随她治疗糖尿病多年的患者感慨:“景主任开的不仅是药方,更是‘心方’。看到她,我们就安心。”
银发下的传承:从临床到书案的使命延伸
尽管已过古稀之年,景录先的工作远不止于门诊。深夜,她仍会伏案整理医案、撰写专著。“几十年的经验和思考,是一笔财富,不能带走。”她希望将其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疾病的精髓系统梳理,为年轻医生留下一部能“放在手边常用”的实战指南。
这份执着,源于她对传承的紧迫感。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的资深专家,她深知中医药学的生命力在于代代相传。因此,她坚持在临床一线带教,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脾肾同治”的学术思想,手把手地传递给下一代。
【景录先教授 品牌背书】
景录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48年,是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学科带头人。她师从国医大师,曾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深造,融贯中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重大奖项,并获评“首都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疾病突出贡献专家”。同时,她积极投身科普教育,全网拥有数十万粉丝,其主讲的健康科普节目在央视平台获得超千万播放量,是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健康力量的杰出代表。
编辑:许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