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工集成”)于2025年11月20日以特定对象调研形式接待了东方财富、证国私募、国泰海通、神光咨询等4家机构。公司高管黄伟明、金超在精工科技会议室就公司碳纤维全产业链业务进展、原丝装备项目、在手订单及新兴业务布局等核心问题与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碳纤维全产业链布局深化:装备、材料、应用协同推进
据介绍,精工集成始创于1992年,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2024年完成再融资发行,募集资金总额9.43亿元,总股本由4.55亿股增至5.20亿股。公司以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及先进复合新材料为核心业务,近年来加速推进“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
在装备端,公司碳纤维装备业务始于2013年,2015年完成国内首台套千吨级碳纤维成套生产线研发,2020年首条国产化千吨级生产线交付用户。目前已构建原丝装备、碳纤维装备、复材装备全链布局,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1K—50K宽幅碳化线,满足T400/T700/T800/T1000/T1100等高性能碳纤维生产需求。
碳化线产能提升至5000吨 新技术突破助力降本
公司透露,通过持续技术迭代,碳化线单台最大产能已由原先的3000吨提升至最高5000吨,同时有效降低吨能耗指标。此外,公司在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首台0.4m宽幅微波预氧化加热技术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后续装备性能升级奠定基础。
原丝装备调试进入关键阶段 有望显著降低成本
在原丝装备领域,公司以全资子公司浙江精工碳材科技为试验基地,全力推进原丝生产线建设。目前第一条原丝生产线基本安装完毕并进入整机调试阶段。公司表示,原丝线的研制成功有望实现原丝成本的显著下降,进而对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的市场需求拓展形成积极推动。
复材装备与应用端同步发力 构建全链能力
复材装备方面,公司在碳纤维热塑、铺丝、缠绕、编织、模压设备等研发上取得进展,部分产品已进入投产阶段。这些设备将推动复材制品生产由传统手工作业向自动化作业转变,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并降本。
复材能力建设上,公司在绍兴和武汉分别成立复合材料公司,绍兴本部已完成基础能力建设,具备预浸料生产-材料测试-产品设计-制品生产全流程能力。同时,公司通过参股亿维特航空、清航空天动力等企业拓展应用端,并与龙兴航空电子签约联合建设航空复材维修能力,加速构建“研发、制造、检测、维护、维修”全链能力。
在手订单充足 海内外市场双轮驱动
关于订单情况,公司表示目前包括碳纤维装备在内的在手订单充足,其中碳纤维整线及核心设备订单占多数,同时包含原丝装备及复材装备订单。公司将全力推进已签订单落地,并实施国内国外市场拓展并举的营销策略,争取新市场、新客户意向订单尽快转化。
外骨骼机器人迭代升级 员工持股计划绑定长期发展
在新兴业务领域,公司第二代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已完成测试定型,具备量产能力,同时正推进多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第一台样机研制,目标形成多品种、系列化、产业化布局。
员工持股计划方面,解锁条件明确:第一个解锁期2024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84亿元;第二个解锁期2024年、2025年扣非净利润之和不低于4.14亿元;第三个解锁期2024年-2026年扣非净利润之和不低于7.13亿元。公司称将通过该计划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企业与员工发展共赢。
未来,公司将持续探索碳陶材料、碳纤维+PEEK等“碳纤维+”新应用领域,力争形成核心产业第二增长曲线。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