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期,全国多地气温下降,北方地区的供暖陆续开启,清洁能源的应用让群众“绿色”过冬。
光伏板铺进乡间
山东胶州村民过冬告别烟熏火燎
在山东胶州,新能源供暖已经走进乡间村落,农村的冬天告别了烟熏火燎。
走进胶州市李哥庄镇纪家庄村,家家户户暖意融融,室温基本保持在22℃左右。湛蓝天空下,村民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2023年9月,纪家庄村开始太阳能光伏板建设,第二年冬季,清洁能源供暖进入村民们家中。在当地电力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整村完成了煤改电,全村140户村民的屋顶都装上了整齐的光伏板,年发电量达244万千瓦时,完全满足全村冬季供暖需求。
今年,胶州全市煤改电用户已达6.4万户,居民们告别烟熏火燎的背后,更有一笔“环保账”。环保部门数据显示,自2022年胶州推进煤改电清洁取暖改造以来,冬季采暖季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约1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每年增加近20天。
内蒙古清洁供暖改造 人居环境改善
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进清洁供暖改造工作,当地百姓告别了传统的取暖方式,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有了明显改善。
在兴安盟科右前旗大坝沟小学,虽然室外寒风凛冽,但教室内却暖意融融。今年1月,科右前旗完成中小学供暖改造工程,27所学校彻底告别了煤炉供暖,全部换上了清洁能源供暖设备。
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大坝沟小学学生 李欣怡:以前冬天上课总闻到煤烟味,黑板旁边的暖气片有时候烫有时候凉。现在每个教室都有温度表,一直是暖暖的,也没有灰了。
兴安盟拥有丰富的新能源资源,为清洁供暖的推广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当地通过大力新建输电线路、全面升级配网设备,为清洁能源的稳定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兴安盟科右前旗教育局副局长 王天龙:共有27所学校完成清洁能源供暖改造。采用绿电采暖后,每年平均节省电费四百多万元。不仅杜绝了燃煤污染,还实现年碳减排数万吨。
在赤峰市,当地许多居民取暖有了新选择,那就是固体储热供暖设备。新设备除了供暖效果好,实惠的价格更是让大家赞不绝口。
与传统的电采暖不同,这种固体储热供暖设备增加了高效储热环节。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能将储能材料加热到550℃储存起来,待居民需要供热时,再以热水、热风等形式输出。目前,这种新型储热供暖设备已在全国多地投入使用,总供热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