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视频 记者 王媛
济南报道
“爷爷奶奶,出来理发啦!”11月26日,在济南章丘区曹范街道布袋站村,张同洪亮的声音在小山村里回响。不一会儿,村口的大树底下就陆陆续续来了几个老人。张同放好板凳,打开工具包,拿出梳子和剪刀,为老人们围上围布,熟练地为老人们理起发来。
这已经是张同夫妻俩第四次来布袋站村为老人们义务理发了,老人们都亲切地拉着他们的手,抢着让他俩进家里吃饭。布袋站村是距离章丘市区三十公里的偏远山村,村里没有公交车,也没有理发店。一条细长弯曲的小道蜿蜒十几里。“下了雪道路更难走。”张同说,“趁天气暖和,我赶紧来给老人理理发。”
今年35岁的张同,十七八岁时习得手艺,不仅撑起了他的生计,更成了传递爱心的桥梁。通过理发,他结识了妻子月月,两人结婚后在章丘枣园街道开了一家理发店。2019年时,他和妻子就在小区里为居民义务理发。2023年,他和妻子去章丘山区游玩时,发现当地有的老人头发又长又乱,不少行动不便的老人更是许久没有好好理过发了。
回家之后,张同和妻子萌生了为山村老人义务理发的想法。于是他特地从网上买了专门为老人理发的钝头剪刀、静音推子等理发工具,再准备好围布和板凳,利用店里每周二休息的时间,夫妻俩开始走进山村为老人们义务理发。他们第一站走进了官庄街道冯张宅村,“我俩那时候没事就打开地图,看哪个村子在大山里出行不方便就去哪里”。张同说。
张同夫妻的“流动理发店”没有固定的场地,村口的大树下、村民的小院里,都成了他们的工作间。对于行动特别不便的老人,他们还会上门服务。张同负责理发,妻子负责打下手。理发时,夫妻俩会一边修剪一边和老人拉家常。剪刀在张同手中灵活运转,不一会儿老人的头发就变得干净整齐。村里的老人们从开始的不信任,到如今的翘首以盼,张同用自己精湛的手艺和热心开朗的性格赢得了老人们的点赞。
两年来,张同夫妻俩几乎走遍了章丘所有偏远的山村,为2000多位老人理过发。“最多的时候一天理了六七十个人。”张同笑着说,“回到家手都麻了。”虽然很累,但是张同夫妻俩却乐此不疲,“看着老人高高兴兴的,我们心里也很满足。” 如今,夫妻俩依然坚守着“周二约定”,一把剪刀,两颗爱心,他们的“流动理发店”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山区老人们的生活,为他们带来了舒心和快乐。
上一篇:安徽举办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故事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