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商周)
2025年11月28日,由《商业周刊》主办,梅赛德斯-奔驰担任首席战略合作伙伴的The Year Ahead 2026展望峰会在上海西岸美高梅酒店圆满落幕。来自各行业的领军者与专业翘楚齐聚一堂,共勘充满潜力的环球商业未来。
The Year Ahead展望峰会由美国彭博集团于2015年创办,通过对宏观经济、金融、能源、医疗健康、科技、零售、农业、交通等领域的分析,帮助商业决策者进行前瞻。多年来,“展望”已成为在国内商界影响力深远的线下论坛,更是各界人士洞察商业趋势、链接优势资源的重要平台。
今年是展望落地中国的第十一年,延续《商业周刊》“领先,不跟随”的核心定位,“前瞻、务实、国际化”的鲜明特色,值此岁末收官、新程将启之际,我们以2025年的全景复盘为根基、2026年的趋势预判为纲领,凝练兼具专业深度与前瞻价值的战略洞见。
“中国与世界”“城市文化与商业”“科技与可持续”三大核心板块,从扎实的内容分享,到激烈的思想碰撞,令本届峰会获得了热烈的现场反馈和广泛的网络讨论。《商业周刊》事业群出版人、超媒体控股集团执行董事李剑,《商业周刊》事业群执行主编范荣靖共同担任峰会的现场主持,并致欢迎辞。
李剑首先欢迎大家来到The Year Ahead 2026展望峰会。他在致辞中表示,置身变幻莫测、充满挑战的时代,《商业周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关注全球经济与商业动态,尤其是那些可能引领未来趋势的变化与挑战。“我们希望能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提供前瞻性的洞见,帮助大家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此外,他还简要回顾了《商业周刊》的发展历程,“作为全球综合型商业媒体,尤其是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拓展,无不展现出《商业周刊》跨平台、多元化的影响力”。
《商业周刊》事业群出版人、超媒体集团执行董事 李剑范荣靖在致辞中介绍,《商业周刊》拥有新颖的设计和专业的编辑内容,定位“国际视野、全球商机、商业创新、人文关怀”,它以洞见、趣味、启发,换个角度看世界的媒体视角,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全球局势方面,从美国关税政策,到比特币和黄金的震荡起伏,再到AI泡沫引发的争论……面对2025年的深刻变化,《商业周刊》紧跟趋势推出了一系列重磅选题与报道,帮助读者在变化中把握先机”。
《商业周刊》事业群执行主编 范荣靖中国与世界
格局重塑,拥抱全球化未来
在“中国与世界”板块的首个主题演讲中,彭博高级经济学家朱怿从宏观角度深度剖析了2025年国内外主要经济形势,以及2026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预测,“虽然很多经济学家担心关税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冲击,但从过去一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全球经济还是保持了较强的韧性”,朱怿表示,“除了短期的刺激政策,我们更需要结构性的政策支持,才能更广泛、更可持续地提振消费”。
彭博高级经济学家 朱怿在接下来的圆桌环节,顶尖机构智囊与行业领袖就“2026年投资与财富管理前瞻”展开对话。彭博新闻社大中华区执行总编辑刘悦担任该环节的主持人,从提出引发思考与热论的独到见解,到为国内外高净值客户提供精准的市场投资指导,莲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洪灏、上海半夏投资管理中心创始合伙人李蓓、知名经济学家付鹏参与探讨,深度解码宏观变局下的资产配置逻辑与财富增值路径。
洪灏表示,今年大宗商品、采矿和矿业股比AI投资回报要大,中国的银行板块也没有特别大的震荡,比持有大型科技股的感觉要好很多;李蓓表示,很多新锐资产充满了不确定性,应该把眼光多放到那些“寒冬里开出的花朵”,才能保证有稳定的“小确幸”;付鹏表示,作为投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跟着走”,投资组合则是底层为红利股的“哑铃型配置”。
从左至右:彭博新闻社大中华区执行总编辑 刘悦
莲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 洪灏
上海半夏投资管理中心创始合伙人 李蓓
知名经济学家 付鹏
在随后的VCR环节,敦煌网创始人王树彤围绕“全球化的未来”发表主题演讲:新的全球化正在回归人本身的价值,展现出“利他的姿态”,连接真实的人,建设可持续的社群网络。“全球化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共创者、价值的贡献者”。而对于正在生成的全球化未来,她摒弃当下的热点,提出了“三个坚信”:真实的连接、长期的关系和扎根本地才能撑起全球化未来。
敦煌网创始人 王树彤在信息爆炸、噪音裹挟的当下,我们更需要清醒的思考,跳出从众惯性与流量迷思。在“中国与世界”板块的对谈环节,《商业周刊》播客《总之》的主理人王芳由贸易谈判的“万能钥匙”谈起,深度对话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美国问题专家孙冰岩,从多角度为全球性政策与文化议题的理解提供新思路。
左:《商业周刊》播客《总之》主理人 王芳右: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美国问题专家 孙冰岩
上午的最后一个环节,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俞晨骜以“重塑智能边界:全球企业生成式AI实践观察”为主题,为峰会观众带来精彩演讲。“发展中国家正以更高的热情拥抱技术浪潮,而中国在AI工程师资源上将重新建立起成本与效用的代际优势”,俞晨骜表示,“生成式AI的应用已跨越尝鲜阶段,进入专业化分工的新时期,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AI能力深度融入企业工作流,释放其重塑商业模式的巨大潜能”。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 俞晨骜城市文化与商业
从万象更新,到共生共荣
在下午的“城市文化与商业”板块,开场环节为路威酩轩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吴越与彭博《商业周刊》事业群出版人、超媒体集团执行董事李剑的精彩对谈。围绕“街景,城市与商业的连接”这一主题,他们聚焦产业升级、城市更新与文化表达协同发展的“共荣生态”。
2025年,Bloomberg CITYLAB开辟“街景专栏”,从多元视角对城市进行观察,首期内容就聚焦了“路易号”这一社会现象级项目。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国内消费市场寻求突破之际,作为品牌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的优秀案例,这种政府与企业、市场、文化各方面的紧密结合与高效互动,以及对零售模式的全新探索,在全世界都实属罕见。
路威酩轩集团大中华区总裁 吴越作为上世纪至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不仅是艺术上的天才,更是将结构理性、成本控制与空间诗意融合的集大成者,Chiasmus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柯卫这样评价道。在“设计手记-思维殿堂-上海贝聿铭回顾展”的主题演讲中,他表示,“贝聿铭的建筑真正可贵的是其中‘空’的部分——那是空间与光的容器,是事件发生的舞台”,而聚焦柯卫的展览设计工作本身,即是一座承载贝聿铭精神的殿堂——这不仅是展陈,更是一场引导观者反复体验、反思的建筑对话。
Chiasmus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柯卫立足“东方未来主义”的建筑实践,CAA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刘昊威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我们始终秉持‘只为明天设计’的理念,让设计渗透到社会与生活美学之中。未来,我们将以建筑艺术为内核,将中国传统哲学、人文精神与新未来主义相融合,发展出‘东方未来主义建筑观’,让大型公共建筑既承载文化基因,又能成为推动社会创新的平台”。
CAA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刘昊威多年来,展望峰会持续关注那些通过创新的营销策略和独特的品牌形象,成功吸引大众关注并在市场上取得显著成功的品牌。在接下来的对谈环节,山下有松创始人付崧与彭博《商业周刊》商业组负责人邹宇萌共话“远山有声”,“在品牌出海的道路上,我们始终选择坚守中国美学的表达、做最真实的自己,持续向世界传递来自东方的声音。无论置身何种文化背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是相通的”,付崧表示。
左:彭博《商业周刊》商业组负责人 邹宇萌右:山下有松创始人 付崧
作为珠海智慧经济和创新发展的首批重要建筑项目,在“横琴创新核”的设计国际招标中,“天沐琴台”成为最终的获胜方案。而它的精神内涵与独特个性,与项目的前期策划、空间形态的调研密不可分。KFS创始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傅国华建筑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傅国华国际建筑教育中心教授傅国华在“用理性与浪漫构筑理想之城”的演讲中表示,“建筑是最大的城市视觉艺术,成功的建筑创意,是筑就让大众‘走心’的作品——这意味着建筑已真正融入生活,成为承载集体记忆与地域情感的文化地标”。
KFS创始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傅国华建筑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傅国华国际建筑教育中心教授 傅国华聚焦中国首座乐高主题乐园“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围绕“差异化定位中的快乐体验”,度假区首席营销官杨芸宁表示,“从适合幼儿的低视角设备,到学龄儿童的创意工坊复杂搭建,相关细节都呼应着孩子的成长需求。这种深度理解让我们从单纯的游乐场所,升级为亲子共创快乐的体验空间,真正实现了从‘带着孩子去’到‘与孩子一起创造’的转变”。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首席营销官 杨芸宁科技与可持续
理念照进现实的行动价值
展望,就是对未来的“预测预报”。“科技与可持续”板块的开场是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的主题演讲“极端天气频发,如何预测得更精准”。他分享了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我们在台风预测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通过重新认知海洋的关键作用,以解决困扰科学界数十年的湍流难题。传统模式对台风快速强化的预报准确率仅40%-50%,而我们的创新方法将这一指标提升至90%以上,这一突破使极端天气的精准预测成为可能”。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 乔方利随后的环节,新开发银行ESG负责人罗曼·诺沃日洛夫博士在主题演讲中与来宾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和预测性预警系统对发展融资的重要性”。作为国际发展金融与ESG领域的资深专家,他的研究领域包括ESG全球经验、影响力投资,并拥有超20年的相关实践经验,“AI技术正帮助我们突破传统保险依赖历史数据的局限,通过分析卫星图像和实时观测数据,实现更精准的风险定价和灾害预警,让金融工具真正成为抵御气候风险的有效屏障”。
新开发银行ESG负责人 罗曼·诺沃日洛夫博士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大有可为。来到“科技与可持续”板块的圆桌环节,由彭博《商业周刊》事业群执行主编范荣靖担任圆桌主持,他与正泰集团可持续发展办公室执行主任顾皓,天合光能副总裁、集团ESG管理及风控管理负责人吴肖,协鑫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协鑫科技首席ESG官、协鑫科技副总裁宋贇波,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团队主管刘逸飞,共同就“可持续金融与企业绿色转型”展开热议。
从左至右:彭博《商业周刊》事业群执行主编 范荣靖
正泰集团可持续发展办公室执行主任 顾皓
天合光能副总裁、集团 ESG 管理及风控管理负责人 吴肖
协鑫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协鑫科技首席ESG官、协鑫科技副总裁 宋贇波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团队主管 刘逸飞
让蓝色星球永葆清澄底色,关乎着全人类的未来。从牵头濒危海洋生物的种群监测,到主导近海微塑料污染溯源研究,亿角鲸海洋研究中心创始人申剑始终致力于令海洋保护从“理念”走向“行动”。“我们历时三个月完成从舟山到南极的跨越大洋采样,在北极格陵兰建立人类应对气候变暖最重要的预警系统,通过收集极地地面观测数据,为预测极端气候提供了关键支撑”,他在以“深蓝、塑料与共生”为主题的演讲中表示。
亿角鲸海洋研究中心创始人 申剑当今世界,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塑,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挑战交织叠加,时代浪潮下的机遇与未知并存。我们的“展望”,不仅是权威观点的碰撞阵地,更为精英圈层搭建起对话的桥梁,助力各界翘楚在变革的浪潮中锚定发展航向,精准捕捉宏观经济与微观商业的全新机遇。
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机遇总是偏爱那些善于前瞻、兼具远见的人。至此,The Year Ahead 2026展望峰会落下帷幕,带着对预判的热忱、对创新的执着、对未来的笃定,《商业周刊》期待在下一次展望中与您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