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研习社)
每天准时收到我们分享的精彩内容!
Receive the wonderful content we share on time every day!
保险热点/保险知识/保险信息/保险生活/精彩好文
Hot news/Insurance knowledge/Insurance events/Insurance lifestyle
每天收获一点,用知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Harvest a little every day and use knowledge to make life better!
中国邮政5.4万个网点正悄然变身保险服务点,这家国有巨头的最新动向可能改变保险业市场格局
11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一纸批复,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保险代理业务的新篇章。这家拥有70多万员工的国有独资企业,正式获准经营保险代理业务。
这一批复意味着,中国邮政遍布全国的5.4万个营业网点、40多万个便民服务站可能将成为保险服务的新阵地。乡镇网点覆盖率和建制村通邮率均保持100%的中国邮政,有望将保险服务延伸至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01、 战略布局:逆向入局的深层考量
在保险中介行业面临洗牌的当下,中国邮政的“逆向”入局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近年来,上千家保险中介机构因各种原因退出市场已不再是新鲜事。 然而,中国邮政却选择了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
合规经营是此次获批的重要背景。保险专家解读,中国邮政从总部层面统一申请保险代理业务资格,应该是为了满足监管对保险代理业务“持牌经营”的要求。
此前,中国邮政存在三种保险代理模式:专业代理公司模式、邮储银行兼业代理模式和邮政网点兼业代理模式。
这种分散的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管理困难,也难以完全解决与邮储银行的同业竞争问题。
02、 网络优势:独一无二的渠道资源
中国邮政的网点覆盖能力,是其进军保险代理市场的核心优势。
数据显示,中国邮政拥有遍布城乡的5.4万个网点、40多万个便民服务站。 这些网点中,72.8%位于农村地区,覆盖了39683个农村网点。
“邮政集团覆盖全国、深入乡镇的近6万个网点,将拓宽保险服务的物理边界。”这些网点能有效解决广大县域和农村地区保险渗透率不足的痛点。
在偏远地区,邮政网点常常是居民接触金融服务的唯一渠道。这种深入毛细血管的网络布局,为中国邮政开展保险代理业务提供了独特优势。
03、 模式变革:从分散代理到集团直营
此次批复不仅是增加一项业务资质,更是中国邮政保险代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金融监管总局批复明确,中国邮政代理保险业务的营业网点范围为“代理营业机构”。 这意味着,我们常见的邮政支局、邮政所等非银行邮政营业网点,现在被正式赋予了“保险代理机构”的法定身份。
与此前邮储银行的银行渠道代理和中邮人寿的自有险企模式不同,此次获批使邮政集团实现了从“银行代理+自有险企”向“集团直营代理”的关键升级。
专家分析指出,中国邮政取得保险代理资格后,就可以以集团公司的名义与保险公司统一签订保险代理协议,佣金支付主体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化。
04、 农村保险: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
中国邮政的网点优势在县域和乡村市场尤为明显,这也为其发展农村保险业务提供了天然土壤。
此次中国邮政获批保险代理业务,可以大幅度提升邮政集团网点保险业务渗透率,尤其是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及县城或偏远地区等区域。
营业网点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市场需求,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如挖掘农业发达地区财险、农业保险等适配性更高的保险服务需求。
保险代理与邮政现有业务具有天然的融合性。 在中国邮政国内网点分布非常广泛的基础上,此次获批保险代理业务,可以依托其遍布全国的代理营业机构网络开展保险代理服务。
05、 员工转型:70万人的新使命
对于中国邮政的70多万员工而言,此次获批保险代理业务意味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邮储银行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其代理保险长期期交保费销量745.22亿元,同比提升10.16%。 这一数据展示了邮政系在保险销售方面的潜力。
然而,专业化转型是关键课题。业内普遍认为,中国邮政需要提升保险代理网点的服务质量与效率,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进一步建立品牌的信任和口碑。
一家寿险公司内部人士表示,邮政是具有人力密集优势且稳健的集团,适合在纵深领域拓展业务人员,但业务人员资质无法一刀切。
面对庞大的员工队伍,中国邮政需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帮助员工掌握保险专业知识,考取相关资格,实现从邮政员工到保险顾问的转型。
结语
金融监管总局在批复中明确要求,中国邮政应严格遵守保险代理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代理保险业务管理能力,建立代理保险业务防火墙,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随着中国邮政保险代理业务的展开,家乡的邮局不仅能寄信取包裹,还能为全家的风险保障提供专业咨询。
这场深入县域乡村的保险普及浪潮,可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