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从2023年起部署开展了以关中地区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高质量治标和有序治本一体推进,坚持减煤、减排、减卡(卡车)并重,聚焦重点区域、关键领域,狠抓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2024年取得国家考核以来的最好成绩。”11月2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赵甲宏如是说。
赵甲宏介绍有关情况赵甲宏称,今年1-10月,国考10个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0.5%,PM2.5浓度28.3微克/立方米,首次突破30微克,同比改善13.7%;优良天率83%,同比改善3.3个百分点;关中地区国考5个市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3.7%,PM2.5浓度33.1微克/立方米,首次突破35微克,同比改善15.3%,优良天率76.3%,同比改善8个百分点。渭南、咸阳、宝鸡、铜川、西安市改善幅度分列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18位、第22位、第25位、第35位、第41位。
以减煤为中心有序治本
赵甲宏表示,“十四五”以来,陕西扎实推进关中地区128户重点工业企业“一企一策”结构调整。兴化集团全面启动异地搬迁,渭化集团改造扎实推进。实行农户清洁取暖补贴,补助标准由300元/户提高到600元/户,2024年采暖季“煤改电”户均电量同比增长7.64%。咸阳市农村清洁取暖累计推广“水暖炕”29.6万个。陕西省地热能建筑供暖面积达到6477万平方米。
以减排为核心高水平保护
赵甲宏称,陕西省85%的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关中地区86.4%的水泥项目和75.9%的焦化项目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新增环保绩效B级及以上企业87家,累计达到300家。聚焦低效治污设施、超标排放行为、监管能力短板实施集中整治,178家企业低效失效设施完成整改,1647家企业加强活性炭更换管理。将520家企业和573个工程纳入重污染应急保障类白名单,其中保障类企业数是2023年的2.3倍,助力稳增长。
以减卡为关键高质量治标
赵甲宏介绍,陕西积极推进清洁运输,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3.2万辆。西安、咸阳、渭南市入选国家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关中地区公交车新能源占比达到91.9%、出租车新能源占比达到91.8%。西安外环高速南段实行大货车绕行。
以面源为重点高标准管理
赵甲宏称,陕西还建立了“75311”日常调度管控机制。召开关中地区扬尘治理现场会,关中各城市主城区主要街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7.6%。烟花爆竹管理坚持控源头、管末端、抓宣传、重劝导,2024年、2025年除夕至元宵节期间陕西省PM2.5浓度同比分别改善22.2%、10.4%。各市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巡查管控,重点时段陕西省火点数同比大幅减少。
起点新闻记者 惠璇璇
审核 康乐群 张建成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