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赵劲松 文/图
电动自行车是广西人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全区上牌量超过1800万辆,其中南宁市约有530万辆。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落地实施。根据新规,旧国标车型于9月1日停止生产,销售门店有3个月的过渡期消化库存。12月1日起,旧标车将全面禁售。11月下旬,南国早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过渡期进入倒计时,因旧标车存在可违规篡改解除限速的空间,“禁售日期”反倒成为商家促销的卖点,消费者纷纷赶搭“末班车”,不少门店出现旧标车热卖潮。
电动自行车商家打出“上牌倒计时”促销口号。
旧标车将禁售 市场现热卖潮
11月23日下午,在南宁市中华路、公园路及铁唐巷等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电动车)销售集中区域,多家电动车销售店挂出“购电动车领现金补贴”“厂家补贴,以旧换新,旧车折价300—3500元!”“上牌倒计时 旧车至高折价1500元”等促销招牌。一些店家还将新旧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车型对比图等放在显眼位置,多名销售人员站在门口招揽顾客,上门咨询、购买的消费者络绎不绝,装车、上牌点也排起了长队。
“旧标车就剩这些型号了,要买就赶紧,11月30日之后想买都买不到了。”在多家电动车销售门店,店员都反复强调,旧标车准备全面退市,不仅去库存“甩货”的压力不大,还十分抢手。降价促销活动有限,有的门店仅推出抽奖或跟通信运营商合作的活动,价格多数只能优惠一两百元。
一名店员告诉南国早报记者,每年秋冬季节是电动车销售的淡季,每家店月销量二三十辆,但今年受电动车新国标影响,11月以来,市场上出现了购车热潮,顾客比往常多了几倍,“周末两天,每天能卖五六十辆,安装师傅都忙不过来”。
11月26日,在南宁市公园路,一家电动车销售门店里只有不到10辆旧国标电动车,几名工作人员正在从货车上卸货。“这段时间库存车差不多卖空了,刚从仓库调货过来补充。”该店负责人称,各门店都要趁着旧标车禁售前冲一波销量,消费者如果要买车最好在11月28日前,给商家准备、提交上牌资料预留时间。
“这几天都在仓库忙着发货。”南宁一品牌电动车代理商迟先生说,他备货了2万辆旧国标车,从8月开始通过零售和批发,至今已接近清空。
商家逃避监管 暗藏“灰色操作”
记者注意到,《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于2018年5月15日发布,2019年4月15日起实施(以下简称旧国标)。旧国标规定,电动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然而,部分电动车门店或修理店存在非法改装行为,更换大功率电机、高电压电池,解除限速装置,让改装后的车辆提速。
“旧标车的限速也是25公里/小时,但是我们能帮你改。”在南宁市中华路一家电动车销售店,一名店员坦言,只要在门店购车,就能帮忙通过技术手段解除限速,让时速从25公里提升至四五十公里,甚至更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宁市路上行驶的电动车主流车型多为60伏、72伏,最高时速几乎全在40公里以上,有的车型经改装甚至高达80公里。在多家电动车销售门店,不少购车者最关心的就是时速和续航问题,有人直言“就是冲着能改装提速”来的。
刚花5000余元买了一辆旧标车的周先生认为,25公里的时速“太慢了”。购车后,店员帮他解除了限速,实际时速能达到60公里。
而相比旧国标,新国标电动车的安全技术要求更高,设置了电池、控制器和限速器三重“防篡改”门槛,要求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一旦超速,电动机将自动停止动力输出。这意味着“解速”在新国标车上将难以操作。
在多家电动车销售店内,销售人员向消费者表示,如果错过“最后的机会”,11月30日之后就只能购买电动摩托车了,不仅要上电动摩托车牌照、要考驾照,还必须买交强险、交机动车购置税和商业保险等。南宁很多路段“禁摩”,多花钱不说,骑在路上还可能被交警查处。
记者走访中看到,部分电动车销售门店还有大量库存车,仅剩的三四天时间不一定能全部清空。对此,有店员透露,旧标车的实用性更强,销路总是有的。为规避新规,他们已提前为待售旧标车统一上牌,在12月1日之后,消费者购车办理过户手续即可买到全新的“二手车”,但要收每车300元的“过户费”。
加强监管力度 严查非法改装
11月27日,南宁市兴宁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前往多家电动车销售门店走访,查看销售台账、新旧国标车辆合格证,对新国标电动车进行宣传,要求商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杜绝非法改装,在11月30日以后不再销售旧标车。
一名执法人员表示,电动车非法改装会大幅增加行驶安全风险与车辆自燃、爆燃概率,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依照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电动车拼装改装,每辆将被罚款1000元,在旧标车销售的最后阶段,他们将加强对销售门店、维修点的巡查、监管力度,确保新旧国标平稳过渡。
面对市场乱象,广西市场监管部门一直在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在14个设区市同步启动专项行动,重点排查电动车销售门店、维修网点、配件市场等场所,严查非法改装车辆销售、改装配件售卖、提供改装服务等违法行为,组建专项工作组深入县(城区)重点区域暗中摸排线索,联动执法队伍迅速出击、严厉查处。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负责人表示,为有效治理电动车非法改装乱象,净化销售市场,执法人员加强了整治宣传和监管力度,向全市电动车销售、维修经营主体精准传导监管压力,明确非法改装的法律后果与安全危害,引导经营者树立“安全经营、诚信经营”理念。针对电动车非法改装隐蔽性强、跨区域流动等特点,该局还创新推行“科技+联动”整治模式,构建多部门协同作战体系,实现“精准定位、靶向打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颜梦
校对:黄少华
责编:唐海波
审核: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