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申万宏源融成)
寻找双向开放与价值重估的交集
——2026年境外债投资策略
黄伟平 张晋源
摘要
2025年回顾:一级市场分化,二级市场修复:
一级市场:供给结构深刻变革
•点心债:市场持续扩容(2025年前10月发行1.24万亿),但增长动能切换,城投债退坡:净融资仅422亿元(2024年超1650亿),新动能崛起:产业债、政府债、TMT债(阿里、腾讯等)成为新主力。
• 中资美元债:连续四年融资净流出(2025年前10月净流出487亿美元)。
二级市场:收益率下行,表现亮眼:
•点心债:收益率整体下行(3Y期降约40BP),指数呈现 “低波动、高收益” ,跑赢境内债。
•中资美元债:收益率波动下行(总指数收益率降较年初压降超70BP),受美联储政策与关税扰动。持有回报率强势,但波动率高于境内。
•政策面:双向开放加速
“南向通”扩容是年度主线,延长结算、多币种结算、扩大投资者范围(至非银机构),显著提升市场流动性与活力。2026年点心债展望:两大变局下的精细化择券:
变局一:利差收窄,超额收益难觅
•人民币走强 & “南向通”资金涌入,导致离岸-在岸利差压缩至历史低位(主权债10-25BP,信用债40-65BP)。
•传统久期策略受限,收益挖掘需外拓至港府债、外国政府债等,但需警惕主权信用风险。
变局二:供给动能切换,风控要求提升
•传统供给退坡:城投债(资质弱、高息难维系)、地产债(主体切换为内地机构了解较少的港资房企)。
•新供给扩容:外资金融债(多为投资级主体)、TMT点心债(成本驱动,预计持续放量)、绿色外债(试点推动,优化供给结构)。
2026年中资美元债展望:降息仍是主旋律,把握确定性
•宏观环境有利: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市场预计2026年降息2-3次,目标利率降至2.75-3.00%。美债曲线呈 “短降长稳”。
•利差压缩有望进一步压缩:投资级美元债与美债利差呈“上有顶下有底”态势,且从历史数据来看,降息周期过程中利差中枢持续下移。
•信用风险缓和但未消:房企违约高峰已过,1-10月未新增违约主体,但尾部风险犹存,中小房企到期压力仍在。
2026年投资策略:寻找双向开放与价值重估的交集:
点心债策略:供需两旺,高等级拉久期占优
•长久期(险资):关注国际开发机构债(7-10Y)、港府债(15Y+)。
•中长久期(公募/理财等):聚焦高等级外资金融债(5Y以内)。
•短久期下沉:审慎参与G-SIBS(世界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主体SNP(“高级非优先”)3Y以内债券,获取溢价。
•产业债:关注绿色外债等新发机会。
中资美元债策略:聚焦投资级,把握短端确定性
•产业债:优选3Y以内、收益率4.5%+的央企/国企个券。
•金融债:配置1-3Y非银金融债;关注5-10Y银行债的溢价。
•地产债:仅审慎参与优质央企短久期债券。
风险提示:1)政策不及预期,可能对后续债券“南向通”扩容力度及扩容范围产生较大影响;2)海外市场变化超预期,可能对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产生扰动;3)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美联储降息幅度不及预期;4)信用超预期违约,可能对境外债市场产生较大扰动。
正文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不代表任何推荐或观点。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依据该等信息做出投资决策。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力求本订阅号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或法律纠纷承担任何责任。本订阅号内容如有变动,恕不另行通知。本订阅号内容的版权归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