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广元经开区一幼儿园30多名小朋友走进当地消防站,学习消防知识;同一天,在雅安芦山县,消防员深入辖区一纺织工厂,开展隐患排查、组织灭火演练。
这些场景,正是四川全面提升抗御火灾能力的生动切片。今年1月至10月,全省发生火灾3.8万余起,同比下降10.2%,亡人数同比下降28.4%。数据双降的背后,是四川以高位部署、专项整治、民生工程为支撑,联动社会各方力量,全力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出整治疏堵结合“组合拳”
完成3.8万余栋高层住宅全面摸排
今年,四川将消防安全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体系,针对各级各部门责任链条,制发“年度消防工作清单”及政府、部门、基层、社会单位“四张事项清单”,依托省消安委常态化调度通报,形成责任闭环,确保工作“不悬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今年以来,四川聚焦突出风险领域,打出全链条整治疏堵结合“组合拳”: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风险,累计发现整改问题3900余处,查处典型违法行为992件;围绕建筑保温材料隐患,完成全省3.8万余栋高层住宅、1.3万余栋高层公共建筑及9302个冷库全面摸排;破解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难题,新增充电端口21.7万个,推动2.28万个小区执行居民充电电价,实现“疏堵结合、标本兼治”。
今年5月,雅安一位78岁独居老人家中烟头引燃垃圾桶,火势逐渐变大。关键时刻,联网感烟报警器发出警报,村干部接到预警后迅速赶到,成功救出老人、扑灭明火。化险为夷的背后,是四川连续两年将“为65岁及以上城乡独居老人免费安装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纳入省级民生实事。截至目前,这项“暖心工程”已惠及近百万老人,今年以来有效预警125起火灾,助力全省居住场所火灾亡人数同比下降33.8%,老年人火灾亡人率同比下降24.3%,有效为老年群体撑起“安全伞”。
激活火灾防控“神经末梢”
近半年督改隐患10.47万处
筑牢防火网,关键在基层。四川广泛动员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推动消防安全治理向末梢延伸,全力打通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
11月26日,广安市武胜县沿口镇,消防员罗丙川与队员穿梭于街边小店,一边宣传讲解《小型餐饮场所防火技术要点》,一边巡查不安全用火用电行为,提醒店主不要私拉乱接电线。
这是四川推动专业力量下沉、开展防消联勤的一幕。面对基层小场所数量多、监管难覆盖的现实,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组建699支防火班,按照4人1组模式深入乡镇街道和社区,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防火宣传等工作。近半年来,这支力量已累计服务各类单位28.28万家次,督改隐患10.47万处。
专业力量之外,超40万名消防志愿者成为基层防火“生力军”。今年消防宣传月期间,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在凉山,外卖骑手化身消防宣传员,车身贴标语、送餐附传单,让消防安全知识“随餐送达”;在南充,志愿者入夜市,以趣味互动传递安全知识;在广安,“故里蓝”志愿服务队探望独居老人,送去用火用电安全提醒。
四川将隐患查改、知识科普、消防培训、救援协助等职责融入志愿服务体系,围绕火灾高发期、风险隐患点和重点人群精准发力。截至11月15日,全省今年已开展消防志愿活动2.7万余场,惠及群众超120万人次,“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氛围愈发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