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晚报)
转自:沈阳晚报
时钟的滴答声,总在耳畔低语,催促我们奔赴那个被命名为“有用”的远方。我们曾执意将知识叠成可丈量的阶梯,追逐那些能迅速兑现的技能,把人生拆解为一项项待完成的指标,以效率为尺、以成果为砝码,称量每一寸光阴的分量。然而,当步履匆匆掠过岁月的长廊,蓦然回望时才发现:真正让我们触碰到生命温度的,往往是那些被标记为“无用”的片段。此刻,我愿深深感谢这些被轻忽的“无用”之美——是它们,让生命在留白处丰盈,于平凡中绽放微光。
□赵莹
世人眼中的“有用”,常披着一层功利的薄纱。学生时代,我们将公式与定理烙印于心,只为在考卷上多添一笔筹码;将编程与外语纳入行囊,盼着在未来职场多一分底气。成年之后,社交成了掂量人脉的棋局,爱好也被置于变现的天平之上,就连片刻闲暇,也常被“提升自我”的焦虑填满。我们被雕琢成精密的工具,每一次付出都渴望等值的回报,却忘了:人,终究不是冰冷的机械;生命的意涵,也从不囿于“高效产出”这一种诠释。
因此,我由衷感谢那些“无用”时刻的馈赠——它们让我重新成为会呼吸、能感受的、完整的人。
感谢那些无目的的漫步,让我与这世界重建真实的联系。暂搁手边琐务,于向晚时分沿街徐行。不必规划路线,也无须追赶时间,只任晚风拂面,看云霞浸染橘红,听市井的喧嚣与童谣交织成曲……这一切,酿成了生活最本真的交响。看似虚度的行走,却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让填满琐碎的心腾出空隙,重新接驳生活质朴的脉动。感谢这漫步中的风、云、人声与光色,是你们让我忆起: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抵达,也在于途中的每一次驻足与凝望。
感谢那些无边际的夜谈,让我在功利的世界中守护了一片情感的净土。深夜里,与三两知己围坐,任话题自在漂流——从童年的稚拙往事跃向未来的辽远想象,自天边的星子聊到碗中的暖食,让浪漫的憧憬与尘世的温暖悄然相融。不必设防,无须修饰,只让心绪随言语的河流自然流淌。这样的对谈,换不来现实的筹码,也解不开生活的难题,却让孤独的灵魂在共鸣中寻得慰藉。我深深感谢这样的夜晚,感谢友人们愿在这崇尚“有用”的时代,陪我共度这般“无用”却珍贵的时分。
感谢那些无所事事的独处,让我于喧嚣中重获内心的安宁。偶尔静坐发呆,任思绪如云游荡,不聚焦于一事一物,只容想象在无垠的天际翱翔。在这奔流不息的岁月里,这样的“留白”恰是对心灵的温柔救赎。它让我们在浮躁中守住本真,在嘈杂里听见自己的心跳。感谢这些独处的光阴,感谢那飘远的遐思——是你们,让我在忙碌的罅隙中,依然能与内在的自我温柔相望。
“无用”,并非真无意义,只是其价值难以被世俗的标尺丈量。恰如中国园林中的留白,看似虚空,却蕴生无穷意境,令景致在虚实之间愈显深远;又如书法中的飞白,笔断意连,虽留空白,却使字迹于刚柔交错间气韵生动。生命中的“无用”时分,恰似人生的留白——不为填满时间,而为生命预留呼吸的余地。感谢这些留白,令生命的画卷不致太过满溢,使我们在密不透风的日常中,仍能自在吐纳。
古来智者,早已悟得“无用”之美的深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功名所缚,但求一份田园之间的恬淡自在;苏轼谪居黄州,仕途困顿,却在“无用”的岁月里放怀山水,夜游赤壁,与客畅谈于明月清风间。他写下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那份旷达与通透,历经千载,依旧熠熠生辉。
生命,从来不是一场只追逐速度与效率的竞赛,而是一段需要悉心体味的旅程。那些“无用”的美好,宛若散落于途的珍珠,不夺目,却温润,终将串联成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在时光深处静静发光。
谢谢,这些“无用”之美——你们才是生命最珍贵的赠礼。愿我们于奔赴“有用”的途中,始终为“无用”之美留一份感谢与空间,让生命在虚实相生中,走向真正的丰盈与圆融。
上一篇:太仓沙溪镇出租房变身“安心家园”
下一篇:四川发现特大金矿 累计超8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