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航空报)
齐静
航空工业郑飞财务部有27人,其中女性23人。她们每天埋首数据、方案、图片与表格间,用女性独有的严谨与耐心,筑牢公司财务防线。在部长的全力指挥下,大家踏踏实实工作,凭借精湛专业的功底,保证财务部出具的每一个数据,每一张报表都准确严谨。今天让我们听听她们的故事。
刘阳,“70后”的代表,航空报国的理念从小就根植于内心深处,长大后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成为航空事业的传承者,经历过厂区搬迁、三公转换、末位淘汰,也见证过公司高速发展的辉煌时刻,始终保持一颗为航空事业忠诚奉献的初心。
刘阳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榜样力量,用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影响身边人、用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带动身边人。作为资金组长,她被我们称为“资金大总管”,掌管着公司大大小小的开支。在编制资金收支预算时,严格执行“分角必争”“无计划不支出”“毫不留情”的原则,确保资金收支平衡,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为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与业务经理进行一轮又一轮谈判,尽力将贷款政策谈到最优,向各金融机构沟通争取更优的融资方案,为公司节约资金成本。
审核凭证、报告总结、预算分析……这些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只能放在晚上去做,刘阳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对着电脑,导致皮肤经常过敏,她拉开“百宝箱”抽屉,里面有各种养生茶、消炎败火,明目、抗过敏的药……
马艳,“80后”的代表,新年伊始,她就踏上了北上的征途,身为成本组的一员,出差也成了家常便饭,她曾在一个月里往返沈阳4次。
平时看起来她风风火火的,干起活来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有时为了一个报告中的数据,与设计员争论得面红耳赤。作为公司低成本专项行动方案推进组的主力成员,从产品设计、工艺、生产等全过程业务域,开展全周期成本控制,寻找科研经费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的关注点,贯彻落实“一切成本皆可控”的文化理念。她参与的成本改善专项行动项目被机载公司评为优秀成本改善项目。
有一次在沈阳产品审价期间,家中的孩子开始咳嗽,她交代父母给孩子吃什么药,后来咳嗽不见好转,还伴随着发热,她在沈阳很着急,但作为主审的型号项目主管会计,审价工作正如火如荼,现场任务繁重,她提醒自己不要慌。最终,她顶着双重压力,圆满完成了产品定价任务,得到审价组的认可。项目一结束,她就飞奔到孩子的病床前,眼中饱含对孩子的歉意和对父母的感恩。等孩子病情稳定后,她上午在医院陪孩子打针,下午到公司处理事务到晚上11点,再去医院陪床……
张伟燕,“90后”的代表,负责公司的“两金”专项工作、财务软件提升管理等,公司第一期青马班优秀学员,荣获公司2024年优秀个人。
作为报表组的组长,她带领成员成立“乘风破浪”突击队,通过对比、总结全面预算管理、财务分析、“两金”精益管理过程中的创新性思维、实践性方法等,提炼经验,聚集价值创造,实现管理会计多领域提质增效,形成调研报告、优秀案例等,她撰写的《运用精益思维,建立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两金”治理水平》被机载系统评为优秀案例。
在财务集中核算系统建设期间,时间紧、任务重,她一人对接软件公司、集团实施团队、公司信息化部,积极做好他们之间的桥梁,倒排时间计划,建立日督导机制,加班加点处理业务。无论工作多么疲惫,多么繁忙,碰到棘手的问题,都能心平气和,从来没见她红过脸,也未听到她高声说话,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做起事情来井井有条。迎检、决算、审价期间,即便加班到晚上12点,第二天早上她依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她还是财务部的“PPT小公主”,看她的PPT是一种享受。年度总结、会议汇报、各类报表、审计资料等枯燥的数字、表格,在她手中也变得活灵活现,生动很多,让人赏心悦目。
财务部这群坚守的“70后”、担当的“80后”、韧性的“90后”,心中时刻装着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对报国精神的传承,努力做好每一个岗位上的每一个角色,不断提升公司整体运行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