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1月27日报道据台湾“中时新闻网”11月25日报道,歌仔戏,又名芗剧,是用闽南语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中国唯一由两岸共同孕育的“姐妹花”剧种。歌仔戏艺人王贵芬说:“歌仔戏的发源地在闽南地区,如今回到这里寻根,就是希望把台湾的创新经验带过来,与大陆的传统底蕴相结合,让这门艺术在故土焕发新生。”
王贵芬与歌仔戏的缘分,始于童年的耳濡目染。“小时候妈妈喜欢歌仔戏,还组建了民间剧团,我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自然而然就爱上了这门艺术。”王贵芬后来又师从台湾知名歌仔戏艺人,逐渐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
谈及台湾歌仔戏的发展历程,王贵芬坦言其最大特点是“接地气的创新”。“台湾歌仔戏没有局限于传统历史大戏,而是融入了很多民间故事和本地元素。”
王贵芬在台湾歌仔戏行业深耕多年后,2024年,她到福建漳州推广歌仔戏,投身两岸歌仔戏交流工作。她走访福建本土剧团开展合作,就曲调、打击乐、妆容、服装等细节展开探讨。2025年4月,王贵芬转到福州,继续两岸戏曲文化交流与传承之路。
王贵芬表示,两岸歌仔戏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特色。“这些差异不是隔阂,而是相互学习的契机,通过取长补短,能让歌仔戏的艺术表达更丰富多元,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在台湾地区,歌仔戏通过与流行音乐结合、加入动漫元素等方式吸引年轻观众。王贵芬还将穿越题材融入戏剧,引入3D特效、影像互动等现代技术,让传统戏曲更对年轻人胃口,成功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院。
来到福建后,王贵芬继续创新演绎歌仔戏:将两岸流行歌曲融入表演,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在闽台湾乐手合作,用现代乐器伴奏传统唱腔,打造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对于现代题材剧目,大胆采用时装造型,让歌仔戏既能演绎古事,也能讲述当下生活。
王贵芬还提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观众对本土故事有天然的亲切感,用歌仔戏的形式演绎出来,更容易被接受和喜爱。”
面对传统戏曲式微,王贵芬有着清晰的实践思路:传承的关键在青少年,突破口在创新与普及。
王贵芬也不排斥跨剧种合作,反而积极探索融合路径。她计划邀请更多台湾地区艺人来福州等地演出,并与福建各剧团同台合作,给观众带来全新体验。希望以歌仔戏为桥,让两岸戏曲互相学习、深度融合。
“在这里生活让我很安心。”王贵芬说,她很快就融入了大陆的生活,完全没有当初来时忐忑不安的心情,这里的移动支付、公共交通非常便利。
王贵芬期待,能够持续推进校园推广和民间交流,并且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让年轻人了解并爱上歌仔戏。“传承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保留根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老艺术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