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在连续七年下滑后首次企稳回升,达到954万,同比增长5.76%。这一数据背后,是2025年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全面落地与各地购房优惠、现金补贴等配套措施形成的政策合力。然而,这一企稳态势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口发展进入新阶段?
多位人口学者指出,中国已正式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其特征不再是单纯追求出生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而是在相对稳定的人口规模基础上,着力提升人口质量和家庭发展能力。这一转变在母婴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过去依赖新生儿数量增长带动市场扩容的“人口红利”模式正在失效,取而代之的是对单个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的深度挖掘,即“价值红利”时代正式开启。
在此背景下,女性健康与母婴亲子平台美柚联合厦门大学发布2025生育全景洞察》(以下简称《洞察》)应时而出。该报告基于平台超3亿用户行为数据及两千余份定向调研,旨在揭示这一特定时期泛母婴群体在生育观念与行为模式上的深刻变迁。
一、生育现实:生育意愿与现实偏差,当代家庭的精算决策
《洞察》数据显示,64.53%的受访者将二孩视为理想家庭结构,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家庭对多子女的向往依然强烈。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近四成的二孩生育意愿未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了显著的“意愿-行为缺口”。
《洞察》深入剖析了影响生育决策的核心因素。数据显示,家庭经济实力(53.30%)、伴侣育儿参与(46.31%)与政府补贴力度(38.13%)构成三大主要制约。这一排序反映出当代家庭生育决策的理性化趋势——生育已从传统的自然行为转变为经过精密计算的理性决策。
这表明,经济实力不仅是当下的收入水平,更包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判断、住房条件、教育成本等综合考量。而伴侣育儿参与度的重要性上升,则反映了性别平等观念在家庭领域的深化,女性不再独自承担育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托育服务、医疗保障等公共配套在决策影响因素中排名相对靠后,这并非意味着这些因素不重要,而是反映出当前阶段,家庭对即时、直接的经济压力和照料负担更为敏感。
《洞察》进一步指出,不同能级城市之间已形成截然不同的生育逻辑。高线城市家庭更多依赖自身经济积累与本地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而低线城市家庭则对直接补贴与政策信号表现出更高敏感度,成为本轮政策调整中最积极的响应群体,也预示着下沉市场将成为未来人口与消费增量的关键来源。
二、人群图谱:700万准妈妈从哪来?一孩稳固,多孩提速
作为覆盖“经期-备孕-怀孕-育儿”全周期的服务平台,美柚保有大量育龄用户。从经期、备孕、育儿身份转化而来的怀孕用户占比超六成。2025年已有超700万用户在美柚填写预产期,其中1-10月已有超500万宝宝在美柚诞生。这一数据印证了数字平台在用户生育旅程中的关键作用——从健康管理到生育决策的平台引导能力正在加强。
从地域分布看,一线(含新一线)与三线城市成为怀孕用户主阵地,合计占比近半。省份排行上,广东(13.16%)遥遥领先,河南、山东排名二、三,与江苏、浙江、河北共同构成生育第一梯队。这种分布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及生育文化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其强劲的表现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包容的生育文化;河南、山东等传统人口大省则显示出深厚的生育潜力。
在家庭结构方面,“一孩主导”格局依然稳固,一孩家庭占比超80%。这一数据表明,尽管政策鼓励多孩生育,但一孩家庭仍是市场主体,值得品牌持续关注。 与此同时,多孩生育节奏明显提速:一胎至二胎间隔为42.7个月,二胎到三胎间隔进一步缩短至36.1个月,显示出有意愿生育多孩的家庭,正以更紧凑的节奏完成生育计划。
三、平台进化:从知识工具到“智能陪伴”,破解供需错配
随着母婴行业进入精细化服务阶段,数字平台功能价值持续深化。调研表明,67.23%的用户将母婴App作为备孕育知识获取首选渠道,美柚平台科学备孕育功能日均使用量达2450.32万次。这种深度依赖反映出数字平台已完全融入当代父母的育儿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育儿基础设施”。
《洞察》进一步捕捉到了用户行为的精细化特征 :怀孕用户月均启动13.5天,粘性最强;育儿用户日均打开6.34次,频次更高、场景更碎片化。更为细致的是,用户活跃时段与孕育阶段深度绑定,形成“夜间备孕、晨间孕检、凌晨喂养”的精准行为图谱。这一发现为服务推送与资源匹配提供了关键依据。
在此基础上,数字平台得以根据用户所处阶段与使用习惯,在最佳时间点提供最适配的服务,实现从“功能供给”到“场景响应”的跨越。
与此同时,育儿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育儿已从母亲的“独角戏”转向家庭的“协奏曲”。随着“家庭共育”模式普及,母婴消费决策权逐步从单一角色向多角色扩散,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以美柚为例,自推出“亲友模式”以来,相关登记用户持续保持正增长,充分印证家庭协同养育趋势的加速到来。
四、结语
从美柚《洞察》侧面看出,中国母婴市场的竞争范式已发生根本转变——从过去追求“人口红利”的规模扩张,正式进入深耕“价值红利”的质量时代。这意味着,品牌与平台的未来增长,不再取决于新生儿数量的多寡,而在于能否精准洞察并满足用户在经济支持、情感共鸣与家庭协同等方面的深层需求。
为应对这一转变,平台方亟需构建一套响应更及时、服务更匹配的“智能陪伴”体系。该体系应超越传统的知识服务与工具支持,进一步拓展至情感陪伴与社群连接,形成覆盖用户全周期、全场景的支持网络。与此同时,随着“家庭共育”模式日益普及,品牌的视野也必须超越“妈妈群体”这一传统核心,转向构建覆盖爸爸、祖辈等多角色的家庭协同养育生态。结论而言,在“人本时代”的母婴行业,成功将属于那些能以前瞻性布局响应家庭结构变迁、以技术能力实现精准陪伴、以情感价值赢得用户信任的品牌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