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据报道,全年无休、无限繁殖、与人类共生的“城市幽灵”……截至11月26日上午,微博话题“冬天咬人的蚊子已经出现了”热度已突破290万,引发网友热议。
据了解,这一名为“骚扰库蚊”的蚊子已遍布地球上除南极洲之外的每一个大洲,这种蚊子不仅抛弃了冬眠习性,冬天仍能叮咬人类,更因雌蚊无需吸血就能产卵,繁殖几乎不受限制。
专业技术人员正在开展蚊媒密度监测工作。“崇义疾控”微信公众号 图。
网友纷纷“哀嚎”:已被咬!
今年10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对357只尖音库蚊和骚扰库蚊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发现骚扰库蚊的演化历史可追溯到1000年前,甚至可能是2000年前。文章分析指出,人类的灌溉系统和厕所为骚扰库蚊提供了丰富的繁殖地,人类和家养牲畜则提供了稳定的血液来源,在这些背景条件下,骚扰库蚊出现了。
“骚扰库蚊飞行能力强,声音刺耳,驱之不散,喜欢围着人头部飞,因此得名‘骚扰’。”11月24日,四川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高级生物工程师赵力向记者介绍,“与常见的库蚊、按蚊、伊蚊等相比,骚扰库蚊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此外,它们大量出现在早春(3-4月)和晚秋(10-11月),填补了这两个本应是蚊虫‘淡季’的时段,使得城市居民几乎全年都要面对蚊子的困扰。”
骚扰库蚊主要分布于西欧、中欧、北非、苏丹、澳大利亚及北美等地。在我国,北京、辽宁、内蒙古、上海、湖北等地均有记录。据了解,这类蚊子属于自育性蚊虫,即雌蚊在不吸血的情况下也能成功产卵。有研究表明,骚扰库蚊在不补血的情况下维持10代后,产卵率并不会下降。
赵力告诉记者,我们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城市环境中,接触到骚扰库蚊的概率其实并不低:“居民楼与公共建筑是最主要的接触场所,骚扰库蚊在温暖、潮湿、阴暗的地下空间产卵繁殖后,会通过电梯井、通风管道、楼梯间向上扩散;低楼层的住户,特别是卫生间、厨房的下水道接口处,非夏季也可能有骚扰库蚊飞出,如果冬天晚上仍被叮咬,骚扰库蚊很可能就是元凶;最后,小区或公园附近的城市地下管网,也是它们巨型的‘孵化工厂’,蚊子会从窨井盖缝隙飞出。”
赵力介绍,骚扰库蚊不仅影响个人的睡眠与生活质量,也会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和城市形象。虽然目前公认骚扰库蚊不是重要的疾病传播媒介,但其也具有传播班氏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西尼罗河病毒的能力。
“骚扰库蚊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典型公共卫生挑战,凭借其独特的抗寒能力和对城市肮脏角落的极致适应,成为一个持久而令人头疼的‘都市幽灵’。”赵力表示,有效控制骚扰库蚊,需要个人、社区与政府的共同努力,比如个人要意识到蚊虫防治并非只局限于夏季,建议定期检查家中地漏,确保存水弯有水,防止蚊子从下水道飞出。同时,要及时清理阳台等处的积水;环卫、市政、疾控等部门合作,定期对地下管网进行清淤,保持管道畅通,减少污染;最后是建立监测网络,尤其在早春和晚秋,重点关注骚扰库蚊的种群动态。
相关新闻:冰岛第一次发现蚊子!“无蚊净土”快要没了……
2025 年 10 月,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以北约 30 公里的地区,一名昆虫爱好者在自家花园里用红酒丝绳诱捕器意外抓到了三只小型飞虫。它们外观与常见的蚊子十分相似,于是他将样本送往冰岛自然科学研究所进行鉴定。昆虫学家马西亚斯·阿尔弗雷德松确认,这些昆虫正是蚊子,隶属于一种能耐受低温的蚊属物种——环跗脉毛蚊,其中包括两只雌蚊和一只雄蚊。这是有记录以来,冰岛首次发现真正的蚊子个体。
科学家们对此发现感到既震惊又担忧。环跗脉毛蚊在北欧、英国及加拿大部分地区相对常见,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但此前从未在冰岛出现。专家认为,这次发现或许与近年来全球变暖密切相关。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冰岛的气温上升速度是北半球平均水平的四倍,气候变暖让当地的积水在夏季停留时间更长,也减少了极端冻融循环的次数,这为蚊子的繁殖和发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尽管目前在冰岛只发现了三只蚊子,但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研究人员将继续观察这些蚊子是否能够成功越冬,并在明年春季形成稳定种群。若能在冰岛建立繁殖后代,这将意味着全球变暖正在重新划定生物分布的气候边界。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环跗脉毛蚊目前并非重要的疾病传播媒介,不会带来直接的公共卫生威胁。但它的出现提醒人们,气候变化不仅带来气温升高和冰川融化,也在悄然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
综合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科普中国
原标题:《冲上热搜!冬天咬人的蚊子已经出现了,繁殖几乎不受限,网友“哀嚎”:被咬了》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韦嘉维 魏丽英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