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11月25日,合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就。据了解,五年来,合肥八大领域主体培育方面取得新突破,十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额、增速超出预期。
进出口实绩企业突破4500家
“十四五”期间,合肥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等21项商务领域国家级试点示范,累计争取国家资金超10亿元,推动消费市场、贸易投资、口岸物流、便民服务等多个领域优化升级。
其中,合肥在八大领域主体培育方面取得新突破:批零住餐四行业限上企业净增超1200家,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商贸企业超过900家;进出口实绩企业突破4500家,培育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超70家;外资企业数突破3300家,境外世界500强在肥设立企业突破110家,分别新增加600家、43家;新备案境外投资企业(机构)326家,2024年度备案首次突破120家;外包企业数突破800家;亿元税收楼宇达到57个;邻几、巷邻、全家等品牌便利店连锁门店超1500家;中华老字号7家、安徽老字号67家。
另外,合肥十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额、增速超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3700亿元、年均增长9.9%,高于全国年均增速1.8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突破80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增速居长三角万亿城市第一;累计对外投资44.48亿美元、年均增长8.8%;服务外包总执行额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16.5%;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35.2%、较“十三五”末增长2.3倍;网上零售额预计突破1600亿元、年均增长13.1%,农村产品网销额年均增长24.6%;中欧班列(合肥)自开行以来累计突破5400列;新桥机场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预计突破4万吨、年均增长11%;水运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10.2%。
830余家知名首店相继落户
“十四五”期间,合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八,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40%。十四五以来,全市批零增加值年均增长17.75%,GDP占比从7.13%升至10.7%,消费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合肥市构建“3914N”商圈体系,两个百亿级商圈——四牌楼商圈与环天鹅湖商圈同列全国商业力TOP100,淮河路步行街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罍街等3条街区入选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新粮仓”文化商业合集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合肥消费业态不断丰富。山姆、银泰in77、杉杉奥莱等20余个地标性商业项目投入运营,银泰中心、华润万象、合肥百大等企业持续深耕,宜家、全家、泡泡玛特等830余家知名首店相继落户,智慧零售、直播电商、二次元、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快速渗透,无人超市、云市集等场景落地见效,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模式成为主流,全方位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
上一篇:南宁体育社会组织集中“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