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王 一 通讯员 祝 琳
【人物名片】
许莉莉:高级缝纫工,目前负责嘉兴慕思床垫裥棉车位生产现场管理工作。
在职期间屡获荣誉,曾三次获评“优秀员工”,在嘉兴星火培训中两度拿下小组第一,2023年带领团队斩获公司“飞跃突破团队第一名”。
“这款型号的线色和模板刚整合过,换料时不用反复调试,记得核对工艺标准。”嘉兴慕思的裥棉生产车间内,许莉莉站在绣花机旁,手把手指导年轻员工调整。
从一名基层缝纫工成长为生产主管,她在车间一线深耕多年,用细致管理破解生产难题,以创新举措提升效率,成为同事口中名副其实的车间“主理人”。
“生产管理的核心,是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这是许莉莉坚守多年的信条。每天清晨,她总会早早来到车间逐件检查产品是否存在线头、绣缺,反复确认工序与工艺标准一致后,再推进后续生产。早会上,她更是精准复盘前一天的品质问题,小到床垫围条的接头爆口,大到原材料的脏污破洞,都会逐一明确责任机台与人员,制定当日规避方案。遇到裥棉车间的生产异常,她从不推诿,先尝试通过换材料、换机针解决;若问题棘手,便立即对接品质部门,联合多方排查根源,确保不耽误生产进度,用责任守住产品品质底线。
初入慕思时,许莉莉从床垫内外套车缝岗位起步,她沉下心打磨缝纫技艺,每一针每一线都力求精准,凭借这份严谨与高效,三次获评“优秀员工”。后来晋升为车间组长,她从管理单一工序到熟悉整条生产线,慢慢积累起扎实的生产管理经验。调任嘉兴慕思后,她很快凭借过硬能力晋升生产主管,还在星火培训中两度斩获小组第一,最终带领团队拿下公司“飞跃突破团队第一名”。
面对床垫型号繁杂、员工易出错的行业难题,许莉莉摸索出一套实用解法。刚做管理时,繁杂的型号让她犯了难,她便随身带笔记本,把每个型号的款式要求、注意事项一一记录,还会用手机拍照留存,不确定时随时翻看;后来,她牵头制作型号图表册,清晰标注不同产品对应的主标、封口等细节,员工只需随手翻看,就能快速掌握操作要点。同时,她推行“按订单配物料”模式,根据每日订单量精准调配原材料,从源头减少失误,让车间产品合格率稳步提升。
在团队建设上,许莉莉既是“领路人”,也是“赋能者”。针对新员工上手慢、老员工不愿带教的问题,她推动建立“师带徒”激励机制,用专项奖励打消老员工顾虑,确保新员工快速掌握技能;每月,她都会组织新产品培训与售后问题复盘,引导员工从错误中总结经验,还会延伸到其他工序,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出现。此外,她每年牵头组织两次车间技能PK,配合公司关键工序奖励政策,点燃团队提升技能的热情,在她的带领下,多名员工也在各类技能比赛中脱颖而出。
为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改善员工工作体验,许莉莉主动牵头生产优化项目。针对绣花环节频繁换线、调模板耗时的问题,她多次对接研发部门,将型号接近、尺寸偏差1厘米内的产品整合,减少操作步骤;看到裁剪员工长期弯腰拉布、半跪作业易引发职业病,她积极推动搭建高位工作台,让员工站着就能完成操作,新设备投用后,赢得了车间员工的一致好评。
“今年要在现有人员基础上提升产能与人效,长期还要整合裥棉、车位环节材料,进一步提质增效。”谈及未来,许莉莉目标清晰。如今,嘉兴慕思已建成行业领先的数字化工厂,2024年产值达8.94亿元,许莉莉正带着团队,以匠心守品质,以创新促发展,在健康寝具生产赛道上持续前行,用实干诠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