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高县“十四五”
全县GDP从2020年的168.5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30.38亿元
农业发展 提质增效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24亿元,增速2.4%
建成高标准农田48.79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9万亩,产量连续5年超26万吨
2024年茶叶、蚕桑综合产值超110亿元;实现生丝出口220吨,创汇1600万美元
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7个;完成22个供港蔬菜基地备案,种植面积6040亩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96元,同比增长6.4%
完成和美乡村建设43个,百村示范、千村达标122个,乡村振兴先进镇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26个
工业经济 动能澎湃
全县规上工业企业85户,完成工业总产值83.87亿元
能源化工、食品饮料、新型材料三大产业集聚成势,集群占比90.46%
全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户,高新技术企业22户
平均每年工业投资达26亿元,技改投资达16亿元
第三产业 亮点纷呈
服务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速11.7%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年均增速7%
赛事经济活力迸发,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营收3.68亿元
民生底色 更加鲜亮
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南广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18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县公路总里程超2700公里,194个建制村全部通车通邮
13个教育项目建成投用,新增1.1万个学位,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1.77%
开展相关促就业活动43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6.8万余个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奔流不息的南广河,见证着宜宾市高县的华丽蝶变。
“十四五”期间,高县锚定高质量推进宜宾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持续发力,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全县GDP从2020年的168.53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230.38亿元,跻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指数前100区县”榜单;茶叶、蚕桑两大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10亿元;能源化工、食品饮料、新型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民生福祉节节攀升,书写了从“追赶”到“跨越”的时代篇章。
产业共兴 融合赋能激活发展新动能
走进高县庆岭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无人机正将油菜种子均匀撒播在田间,“智慧种田”场景勾勒出现代农业蓬勃画卷。“十四五”以来,高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9万亩,产量连续5年超26万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稳步推进。
茶桑“两片绿叶”挑起富民重担。全县现有茶园33万亩,通过“企业+基地+茶农”机制,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高县茶”远销海外,带动10余万茶农增收,年综合产值突破80亿元;23万亩桑园连绵成片,现代化小蚕共育体系有力支撑,蚕农年售茧收入超6亿元,生丝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蚕桑产业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沙河柠檬实现宜宾水果出口零的突破,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在四川高县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高县经开区),宜宾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热潮涌动。四川丝丽雅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线上,莱赛尔纤维产品正源源不断下线,这里正在崛起为西部地区最大的莱赛尔绿色生物基纤维产业基地。四川天择先进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吨高纯碳粉生产线正式投用,产品应用于半导体、雷达等领域;四川嘉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汇瑞碳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热火朝天地忙生产,新型材料产业集群雏形显现。
“十四五”期间,高县锚定“工业兴县、制造强县”战略目标,在推动白酒、茶叶、蚕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能源化工、食品饮料、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累计引进项目37个,协议总投资323.82亿元。工业经济实现从“一白一黑”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的绿色转型,开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新篇。在高县经开区庆符产业园,现已入驻四川省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长江春雨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腾耀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农副产品加工类企业,通过“辐射带动+技术服务+订单收购”的发展模式,让产业链收益惠及更多群众。
服务业加速升级,为县域经济注入活力。今年1至9月,高县服务业增加值达85.9亿元,增速位列宜宾市第三。高县翰笙文化体育艺术中心自投用以来,短短两年时间里已承办10场国家级赛事,累计吸引30余万人次前来观赛。高县顺势推出“跟着赛事游高县”“高县请春集”“赛商联盟”等系列活动,将大雁岭、红岩山等景区串珠成链,以夜市、商圈为载体创新消费场景,推动“农商文旅体教康”深度融合,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的关键支撑。
民生为笔 聚力提质描绘幸福新画卷
清晨的南广河畔,晨练老人舒展筋骨;乡村公路上,“金通工程”小客车往返乡间道路;明亮的教室里,传出琅琅书声……“十四五”以来,高县以民生为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让幸福底色更浓。
交通升级,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宜彝高速、宜威高速建成通车,宜庆路全线贯通,高县融入宜宾“半小时经济圈”;全县公路总里程超2700公里,194个建制村全部通车通邮,城乡融合更加紧密;随着渝昆高铁加快建设,高县即将迈入“高铁时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城市焕新,一栋栋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滨河湿地公园草木葱茏、流水潺潺;翰笙文化体育艺术中心赛事与演出轮番上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渝昆高铁高县站及站前广场加快建设;市政广场特色街区、高县夜市、鑫洋小镇商圈烟火升腾;万达广场落地填补大型商业综合体空白,构建起全新的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宜居宜业的城市愿景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更多民生“小幸福”正一点一滴融入百姓生活。崭新的图书馆、文化馆里,市民在书海中徜徉;13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惠及7000余户居民,“住有宜居”更加可感可及;13个教育项目建成投用,新增1.1万个学位,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1.77%,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基本养老与医疗保障实现全民覆盖,就业岗位持续扩容,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水清、岸绿、天蓝的生态美景成为高县最动人的“名片”。
时光为卷,奋斗为笔。五年栉风沐雨,高县以实干笃行书写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如今的高县,产业与生态共舞,发展与民生同频。迈步新征程,高县将继续向“新”而行、向“高”奋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楫争先,谱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