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批复支持北京火箭大街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该项目紧扣“空间+服务+生态”核心脉络,构建起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亦庄”)、全市到全国的层层递进发展格局,为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维度支撑动力。
北京亦庄筑基筑牢产业集聚核心载体
商业航天是北京亦庄的优势战略性产业,目前已集聚180余家企业,其中商业火箭企业集聚度达全国75%。商业卫星企业集聚发展,星座建设运营及卫星总体制造企业7家。区内企业覆盖运载火箭、高超声速飞行器、火箭发动机、航天机电分系统、卫星制造、卫星应用、地面终端、航天电子、航天新材料、航天技术应用等完整产业链条,正在形成对大型星座系统建设运营的支撑能力。
项目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创新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及展示与运控中心四大功能区,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依托“创新中心+商业航天综合服务+共性试验+智能制造+航天运控+孵化器+产教融合基地+产业联盟”八大北京火箭大街服务板块,整合区内现有产业资源,构建“上下楼即上下游”的紧密型产业生态,提供星箭研发试验、智能制造平台、空天地一体化运控、供应链等十余项共享服务。预计将吸引超百家航天科技企业入驻,助力北京亦庄构筑“千企联动、千星入轨、千亿营收”的产业创新集群,进一步巩固区域产业集聚优势。
北京协同补全产业短板,深化全域联动
该项目将精准填补北京市商业航天装备智造环节的短板,聚焦可重复使用火箭、商业卫星、数据应用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环节,通过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搭建专业试验测试平台、提供高端智能制造服务,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链。
项目建成投用后,北京亦庄将深化与海淀区、丰台区、大兴区在航天领域的协同合作,推动形成全市范围内的产业联动发展格局。作为北京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项目将以优化产业生态为基础、以发挥集聚效应为路径,助力北京打造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创新集群,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赋能产业升级,支撑国家战略
该项目通过推动商业航天产业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化、集群化升级,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助推产业提质集聚,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依托全域化服务保障体系与资源集聚优势,项目将助力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打造全球创新高地,持续提升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其建设发展深度契合国家航天强国战略部署,为我国商业航天跻身全球创新高地提供关键支撑,推动产业整体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跨越式迈进。
未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将持续聚焦商业航天产业协同发展,充分释放产业集聚效应,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创新集群,为区域产业升级赋能增效,助力国家航天强国建设提速增质。
来源:发展北京
作者: 王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