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制药接连收到广东证监局和深交所罚单,公司未按规定审议和披露2.2亿元关联方资金拆借、0.65亿元对外财务资助和部分日常关联交易,多个交易对手方与2024年新进的第二大股东有关。与“大方”借款相比,嘉应制药自2014年以来仅实施过两次分红,金额合计约4568万元。
来源:摄图网部分交易未按规定审议和披露,涉及2.85亿元资金拆出
2025年11月21日,嘉应制药(002198.SZ)收到广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该决定书显示,嘉应制药董事长李能为药聚能实控人,药聚能由此认定为公司关联方。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间,因药聚能存在短期资金需求,嘉应制药子公司以月初转出、月末转回的方式,向药聚能提供短期资金拆借,单笔拆借发生额在4万元至5999万元之间。其中,2024年合计转出1.7亿元,2025年1月转出5000万元,均于当月转回,累计涉及金额为2.2亿元,占公司当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截至2025年3月末,药聚能已支付相关资金利息。
嘉应制药未依法履行上述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的审议程序,也未按规定及时披露该项关联交易,直到2024年年报发布才披露上述事项。
据此,广东证监局决定对嘉应制药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50万元;对李能等三人给予警告,并处以金额从80万元至160万元不等的罚款。
同日,嘉应制药还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2024年9月至11月,嘉应制药子公司向景鹏控股等三家非关联企业提供合计6500万元财务资助,日最高余额为4000万元,占嘉应制药当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24%。但嘉应制药未按规定及时对上述财务资助行为履行相关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截至2025年3月,嘉应制药已全部收回上述财务资助本金及利息。
此外,2024年,嘉应制药总经理游永平弟媳刘某民为共合医药的控股股东,共合医药构成嘉应制药的关联方。2024年9月至12月,嘉应制药与共合医药开展中成药交易,相关关联交易金额约为875.5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5%。该项关联交易也未按规定履行相关审议程序和披露义务。
基于以上违规情形,深交所对嘉应制药同步发出监管函,并对公司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公司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时任董事会秘书肖巧霞一同收到监管罚单。
关联购销也不合规,一批高管离职
2024年,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众华所)为嘉应制药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2024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强调事项为:嘉应制药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和非关联方财务资助的情况,截至审计报告日(2025年4月25日),资金往来款和财务资助款(含本金及利息)已全部归还。同时,公司还存在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未经审议且未披露的情况。这说明公司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上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在资金事后控制活动中未明确并及时跟踪检查资金等事项。
另据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除了未按规定审议、披露对共合医药的日常关联交易外,2024年四季度,嘉应医药及其子公司还存在向关联方养天和及其子公司销售产品和采购商品的情形,销售与采购实际发生额分别为107.93万元和56.42万元,也未按规定履行审议程序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2024年7月,养天和收购了嘉应制药的7%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据工商信息,李能为养天和的实际控制人,贺光平持有养天和3.33%的股权。贺光平即为前文提到的景鹏控股的实控人,2024年嘉应制药向景鹏控股提供财务资助2000万元。
嘉应制药表示,上述内控问题发现后,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及时整改,包括更换董事会秘书、设立内控专员岗强化内部控制管控、完成了线上财务系统升级并统一管理、及时对关联方名单进行梳理核查并导入业务系统、加强关联交易审查等。
2025年3月,肖巧霞辞去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辞职后仍在公司任职。5月,史俊平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辞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6月底,嘉应制药变更内部审计负责人,原负责人古彪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嘉应制药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成药制造企业,共拥有5种剂型70多个药品批准文号,产品主要涉及咽喉、感冒、骨科、风湿、妇科、肝胆、补益、肠胃等疾病的治疗。
2025年前三季度,嘉应制药的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93亿元和2179.43万元,分别同比上涨13.03%和658.5%。单看三季度,公司的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分别为9449.86万元和171.1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9.01%和161.26%。
嘉应制药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同比大涨主要归因于公司营收增长,以及期间费用减少。
此前的2022年至2024年,嘉应制药的营收分别为6.59亿元、5.33亿元和3.76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393.47万元、3432.02万元和2061.16万元,均持续下滑。其间,公司仅在2023年实施年度分红2537.55万元。
事实上,在2014年至2024年的11年里,嘉应制药有9年实现盈利,但仅实施过两次分红,金额合计约4568万元。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账上的未分配利润金额为1.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