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总师我们有三航母了#】#罗阳突击队已超过15000支# 2012年11月25日,在见证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起降辽宁舰仅两天后,积劳成疾的工程总指挥罗阳因公殉职。13年后,海军福建舰以磅礴之姿正式入列,亿万国人为之振奋的同时,格外想念这位英雄。“我们最大的追求或者说是理想,就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使我们国家的先进战机能够早日装备部队,使我们国防工业能够更加强大起来。”这是罗阳的心里话,也是指引他奋斗不息的座右铭。只要不出差,必定出现在工作现场;任务最后冲刺阶段,每天工作长达20小时……面对研制我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的千钧重担,罗阳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何为担当。从折叠机翼的反复修改,到拦阻系统的攻坚克难,再到舰上起降的全程跟随,罗阳带领团队“翻山又过河”,创造了歼-15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航母style”的起飞动作火遍大江南北,中国海军由此正式踏入“航母时代”,响彻海天的战机轰鸣,正是对罗阳和所有科研人员日夜付出的深情礼赞。罗阳生前默默无闻,很多人对其初识已是人生最后一张定格,但他从未孤军奋战,背后是一支浩荡前行、默默奉献的科技大军。就拿罗阳战斗过的航空领域来说,从“问天”探火的深空,到“嫦娥”奔月的苍穹,再到“北斗”组网的星河,在无数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科研战线上,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心怀家国、默默奋斗。他们的姓名或许不为人知,但实验室里长明的灯火,演算纸上密集的数据,试验场上反复的验证,无不诉说着他们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深沉、最炽热的付出。“以实干为信仰,以兴邦为使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些核心价值必须坚守,总有一些精神火炬必须传递。今天,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千千万万个“罗阳”——他们,是在科技前沿执着攻关的科研人员,是在生产一线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也是在各行各业脚踏实地、奋斗拼搏的追梦你我。国之重器愈来愈强,报国初心始终如一。在罗阳逝世后的第二年,航空工业诞生了一个先进团体——罗阳青年突击队。10多年来,罗阳突击队的数量超过15000支。我们相信,当越来越多的人将心中的热忱化作奋进的脚步,中国一定能够续写更多的光荣与梦想。(本报评论员 邱凌 视频来源:央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