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蒋鸿琪
初冬的黔东南,雷山苗年氛围正浓。
“以前来看完开幕式和游行就结束了,今年我们参与了‘万家迎万客’活动,在当地住了一个月。”来自广州的摄影爱好者吴先生说,这次不仅拍了精美大片,还体验了银饰、蜡染制作,收获满满。
吴先生的新体验,正是雷山县推动景区联动的一个缩影。今年苗年期间,雷山依托“智游雷山”智慧平台,创新推出“万家迎万客·万客进万家”乡村深度体验活动,将游客从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精准引导至黄里、龙塘、白岩、格头等8个特色村寨,实现从“一日游”到“多日留”、从“看热闹”到“品生活”的转变。
“以前游客大多集中在西江,看完表演就离开。现在游客通过平台推荐专门来到村里,住下来慢慢体验。”白岩村一位民宿经营者表示,苗年期间该村民宿入住率超过80%,村民摆摊销售黑毛猪烤串、洋芋粑等小吃,收入可观。
这些喜人的变化,源于雷山县今年4月启动的景区联动改革。通过签署凯里、丹寨、麻江、雷山、台江五县(市)景区联动合作框架协议,雷山以西江千户苗寨为核心,构建起以“服务、信息、节赛、票务”四大机制为支撑的旅游“共生圈”,推动资源整合与客源共享。
今年1至10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345.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3.09亿元。其中,郎德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2.95%,大塘《仰欧桑》实景演出接待游客超17万人次,形成“核心引领、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雷山县文旅局局长文兴渊说:“通过景区联动机制,打破了过去各景区单打独斗的局面。‘万家迎万客’不仅让游客体验到纯正的苗族文化,也让周边村寨共享了旅游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