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王皓 通讯员 谢天
日前,在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第六小学的操场上,一场升旗仪式正在举行: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校师生肃立敬礼,眼神中满是崇敬与自豪。这是巴林左旗人武部与该旗军民共建民族团结示范校——巴林左旗林东第六小学深化红色教育合作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巴林左旗人武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硬件建设、文化培育、课程开发到活动开展全方位发力,助力共建校构建起“红色铸魂、科技赋能”的特色教育体系,让红色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走进林东第六小学,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在该旗人武部的协调支持下,学校精心打造了以“办红色教育 成社会栋梁”为主题的系列教育阵地。其中,人武部为学校改建了活动室,配备了军事模型等,使之成为学生们学习军事知识、参与国防教育活动的“第二课堂”。
每天下午的课间活动时间,操场上总能听到清脆稚嫩的呼喊声。在该旗人武部选派的教官指导下,同学们认真学习军体拳、旗语操等技能,锤炼意志品质。教官们还会结合训练内容,讲述革命先辈的战斗故事,让孩子们感悟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除了日常训练,学校还依托人武部资源,常态化开展“军营开放日”“国防教育讲座”等活动。“看到战士们手握钢枪守护边疆的样子,我特别敬佩,长大以后我也想当一名军人。”学生吴昊坚定地说。
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红色主题课程体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诵读红色经典诗词、讲述革命故事;在历史课堂上,通过纪录片、历史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在音乐课堂上,通过教唱红色歌曲,让学生在旋律中感受历史,在歌声中传承精神;在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用画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爱国情怀。
为了提升课程质量,该旗人武部还联合学校成立了红色教育教研小组,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邀请老党员走进课堂授课,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红色教育变得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学生们的参与度和获得感都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师胡晓丽说。
在巴林左旗人武部的倾力支持和共建校的不懈努力下,红色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该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教育研究基地”“赤峰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去年,该校代表赤峰市参加自治区少年军校大比武,荣获三等奖。
“军民共建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红色教育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林东第六小学校长鞠彦虎说道,“我们将继续深化与人武部的合作,不断创新红色教育模式,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学生的血脉,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巴林左旗人武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共建校开展红色教育是人武部的重要职责,也是弘扬优良传统、培育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从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入手,推动共建校红色教育再上新台阶,为强国强军事业培养更多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