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全省组织系统“学习百年部史、弘扬优良部风”征文获奖名单公布。我市16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5篇,一等奖和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1。仅市委组织部机关就有8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篇。这份亮眼成绩单,成为市委组织部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成效的生动缩影。、
“部里‘书香组工’的氛围特别浓厚,每季度精读一本好书已成为大家的习惯。平时交流中思想的碰撞,无形中开阔了视野,写材料、琢磨工作的思路也更活了。”连续两年在全省组织系统征文比赛中获奖的刘宝鑫感触道。
如今在市委组织部,午后的阅览室,静谧中弥漫着书香;线上的“青蓝书社”里,前沿的解读被频频分享……常抓不懈的学习型机关建设让勤学善思、学以致用蔚然成风,持续锻造讲政治、有本领、善担当、在状态的干部队伍,为品质滨州建设注入组工力量。
“最近几期‘言志有悟’栏目,基层服务类的稿件阅读量最高。”“对,关键是要讲好故事,解决实际问题,引发干部共鸣。”在市提升干部内生动力行动指挥部办公室,一场关于年轻干部思享汇组稿工作的“总结推演会”正热烈进行。这样的“复盘”在市委组织部已成常态,大家在工作实践后的反思中把握内在规律、明确工作方向。
市委组织部紧贴主责主业,搭建多元实践平台,推动学用结合。“公开思辩”让骨干走向台前,讲政策、传经验、解难题;“总结推演会”则成为提炼经验、优化流程的“加油站”。同时,部内持续开展“学标杆、比业绩、争一流”活动,通过外出考察、上级挂职、专家讲座等方式,不断拓宽干部视野。近年来,已累计举办各类业务培训20余期,覆盖干部900余人次,有效促进了队伍专业素养整体提升。
为让学习从“软任务”变为“硬约束”,再内化为“好习惯”,市委组织部在营造氛围、健全机制上持续用力。线上,“组工悦读”月调度台账定期推送精品书目;线下,精心打造的职工书屋成为热门“打卡地”,读书分享会、学习沙龙定期举办。同时,建立健全学习激励机制,评选“学习标兵”,树立先进典型,有效激发了“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
学习的效果,最终要用服务发展的实效来检验。市委组织部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组织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但更可喜的变化发生在具体工作中。
在滨州市干部心理关爱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压力管理课正在进行。没有照本宣科的理论,导师将“任务deadline焦虑”“跨部门协调情绪”等机关干部熟悉的场景搬上讲台,通过案例分析,拆解压力来源。VR情绪调节骑行设备前,一位年轻干部体验后欣喜地说:“戴上眼镜,仿佛置身郊外绿道,烦恼都被风吹走了。”
这个名为“向阳花”的关爱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正是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在深入学习干部心理健康政策后“孵化”出的创新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39处心理服务阵地,累计为93个单位7000余名干部提供了团体辅导、心理体检等服务,用精准关怀为干部减压赋能。今年2月,滨州市关爱干部心理健康“向阳花”服务体系被评为全省组织系统创新实践示范案例。
“‘本领恐慌’不会自动消失,唯有持续‘充电赋能’,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掌握工作主动权。”市委组织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马先军表示,如今在部机关,学习不再是额外负担,而是成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金钥匙”。
从“领导带学、专家讲学、支部研学、个人自学”的四学联动,到复盘会上的思想碰撞,再到服务一线的创新举措,学习的旋律正在市委组织部奏出赋能发展、实干出彩的动人乐章。
原标题:锻强“学习力” 掌握推动工作“金钥匙” ——市委组织部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