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安新区,一场关于“机器人”的产业革命正悄然升温!作为全国首个云、数、网融合先试先行项目的承载地,贵安发展?光谷智算产业园暨贵安机器人创新产业园,正以“算力-数据-机器人”协同融合的独特模式,吸引着一批批企业扎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园区内的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潜伏式搬运机器人灵活穿梭,精准完成导航、避障动作,稳稳运送着零部件,这是它们出厂前的“终极考核”。
从2024年12月签约落地,到2025年1月首台机器人成功下线,威迈尔科技的“贵安速度”令人惊叹。如今,公司已构建起“装配—调试—仿真—交付—维保”的完整闭环,省内多家企业的示范场景已启动运行。更让人期待的是,今年威迈尔科技预计产量约1500台,工业产值将达5000万元!
“园区在标准化厂房、电力、网络等方面给了我们高效支持,才让我们能从签约到投产快速达效。”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负责人吴霖坦言。目前,威迈尔的机器人应用场景已覆盖3C电子、光伏、锂电、汽车零部件、食品医药等离散制造环节。未来,公司还将在贵安打造示范产线,推动“贵州企业用贵州自己的机器人”,用高质量供给为当地产业提振信心。
不止威迈尔科技,园区的产业链布局也在持续完善。珠海世宁达等配套企业已入驻,将提供中控板加工服务;后续,谐波减速器、机械臂等关键零部件也将成为重点布局方向。“我们今年4月来到贵安新区,年底项目就能投产使用。园区里有优地机器人、威迈尔机器人这些同行,作为主板生产方,我们有很多合作契机。”世宁达(贵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昌伟充满期待,未来公司将以信创和AI智能为核心,打造主打产品,深度融入贵安机器人产业生态。
锚定机器人产业赛道,贵安新区以产业园为载体,依托算力与资源优势,这里正加速汇聚产业动能,朝着规模化、链条化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方向稳步迈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支撑。
中电光谷贵安项目负责人杜晶鑫透露,目前正联动已落地企业,提前谋划共建机器人及数字产业生态:重点对接具身智能头部企业,依托贵安算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建设机器人数采中心;同时发挥中电光谷全国园区资源整合能力,链接标注需求源头大厂,招引标注行业头部、腰部企业,构建本地化数字经济产业基本盘。最终,这里将形成“采集—标注—交易—应用”的全链条闭环!
从几家企业落地,到产业链逐步完善;从单一产品生产,到全链条生态构建,贵安新区的机器人产业正朝着规模化、链条化的产业集群稳步迈进。
来源:贵阳台 李春葵 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