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文|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徐榕涓
“让所有独居空巢老人都享有一种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走进位于安徽省金寨县余岭村的养老服务站,一行大字映入眼帘。
这家养老服务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可以辐射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老年人。这里有可视化设备,实现对老年人的实时看护管理。老人在家遇到突发情况,也可以通过按键、语音、紧急呼叫器三种方式与站内工作人员联系。
坐落在居民区,面积不大、服务多样的嵌入式养老机构,离村落不远、盘活闲置用房改造的幸福院……在金寨,这些为老人量身打造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到了“家门口”,为就近就地养老提供更多支持。
消除养老保障盲区
在农村地区,养老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社会问题,对于2020年才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的金寨县更是如此。
“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老年人收入主要依赖基本养老金和采摘山货,受市场、气候及自身健康状况波动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而且年轻人大部分在外务工,一旦老人丧失劳动能力,就会陷入有法定赡养人但实际未获有效赡养的境地。一方面家庭支持缺位,另一方面也不符合五保、低保的硬性条件,养老保障存在盲区。”金寨县汤家汇镇党委书记叶甜介绍。
综合考虑金寨县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的养老观念,以居家养老为主体,以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更易于让老人接受。
2020年以来,金寨县投入建设资金3000余万元,利用村部、校舍等闲置公房,兼顾老年助餐、残疾人康复、留守儿童关爱等公共服务,统筹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全县在214个村建成农村幸福院155个,覆盖率达72%。其中,古碑镇依托农村幸福院,在居民区设置养老服务站、重点村庄设置睦邻互助点,形成“幸福院-服务站-睦邻点”三级养老服务圈,进一步完善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网络。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了老年人的多元养老需求,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情和农村居民要求的居家养老服务新道路。
5块钱里的民生温度
“味道好,价格便宜,菜的种类也很多,干净卫生,吃着放心!孩子们都在外地,我一个人在家不想做饭,到老年食堂吃饭非常方便。”近日,年过六旬的袁大爷一边在老年食堂享用午餐,一边对饭菜赞不绝口。
民以食为天,老年人的就餐小事关乎民生福祉。为切实解决老人吃饭难题,金寨县在古碑镇余岭村胡大畈中心村庄试点开设老年食堂,让偏远乡村的老人们吃上暖心又放心的饭菜。
这座面积达260多平方米的老年食堂于2024年1月1日正式营业,60岁及以上老人每餐仅需5元。自开业以来,食堂人气高涨,每天能吸引七八十人前来就餐。
“两菜一汤,有荤有素,再加上一个大馍馍,只要5块钱就可以吃饱吃好。我天天都来吃,午饭晚饭都在这解决。”68岁的王大爷是住在附近的“五保户”,提起老年食堂竖起了大拇指。
“政府依据用餐人数和运营时长,每年为食堂提供3万元运营补助,加上收费和外界支持,现在已经实现了食堂的良性自足运营。”承担食堂运营的福海惠众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先生介绍。
一周七天,食堂服务团队每天都推出不同荤素搭配的菜品,兼顾健康与营养。工作人员均接受过专业培训,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卫生关。为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食堂还打破了乡村老年食堂只提供午餐的惯例,推出午餐和晚餐两餐服务。
同时,老年食堂创新推行“以菜兑餐”模式,以“银龄代餐券”收购老年人自种蔬菜,解决老人买菜难、吃饭难问题。金寨县依托三级服务站点,优先采购本地食材供应30余家养老食堂和助餐点,并开展老年人农产品外销试点,上线“孝心回村”App,将本地蔬菜、肉蛋等农产品远销上海等地,让老年食堂不仅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更成为助力乡村发展的纽带。
养老服务供给触手可及
古碑镇居民王大爷今年79岁,心脏一直不太好。两年前,在外地打工的小儿子在抖音上刷到了家附近的幸福邻里中心,便将老父亲送了过来。白天,王大爷在幸福邻里中心娱乐、就餐,晚上回家居住。这几天,王大爷有点发烧,便搬到二楼的日间照料室,由护工悉心照料。
“子女在外打工放心,我在这儿住着舒心!”王大爷说。
机构养老的完善为不同需求的老人筑牢了安心港湾。金寨县普遍建立养老设施,利用闲置公房建立村级养老服务平台,在宋河村、响塘村建立幸福邻里中心。幸福邻里中心可以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娱乐、理发、快递代收代发等服务,解决零散住户的养老问题。
同时,居家养老服务的开拓,让老有所养延伸到每一个家庭。金寨县各村养老服务站与乡镇中心卫生院携手,在站点搭建集点餐、就医、照护、助浴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监测终端。镇上为老人家中安装智慧化养老终端,老人只需一键呼叫,就能与子女、服务机构实时互通,轻松实现探视、助餐预约、家政服务预约等需求,让居家养老既安心又便捷。
金寨县的养老服务体系,也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金寨坚持“谁家的房子谁上班”的原则,在幸福院和睦邻互助点优先吸纳本村闲置劳动力,根据服务老人数量动态调整人员配置,再通过专业培训让他们掌握护理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技能。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领域人才招聘、培训效率,同时为参与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权益保障。”福海惠众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先生说。
图片|徐榕涓
编辑丨李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