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11月19日至20日,2025国际司法警政刑侦科学教育大会在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举行。大会围绕“法庭科学与技术”“新技术、新科技”“计算机犯罪、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和“法律、科学、教育”四个主题,探讨与刑侦科学教育相关的新动向。
开幕式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贾宇,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姜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贺卫,上海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裘菲立,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晓红分别致辞,美国纽黑文大学李昌钰刑事司法研究中心创办人李昌钰博士作主旨报告。开幕式由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潘牧天主持。
刘晓红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国内外来宾的热烈欢迎,指出法庭科学是跨越司法管辖区的“通用语”,需以教育革新为抓手着力培养“T型人才”。她呼吁破除学科壁垒,推动法学与理、工、信息科学深度交叉融合,助力司法警政刑侦科学实现跨越式新发展,为全球司法治理贡献更多“科学方案” 与“智慧力量”。
裘菲立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将持续为司法警政科学教育事业注入公益动能,搭建中外交流桥梁,彰显社会力量参与法治建设的责任担当。
李昌钰博士在报告中对刑侦技术的历史发展、近现代法庭科学技术、典型刑侦案例等作出解读。他聚焦刑事鉴识技术的标准化与国际化,阐释了科学证据在破解积案、捍卫正义中的不可替代性,倡导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他认为,机器只呈现客观信息,唯有人的参与才能赋予其价值。
大会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聚焦法庭科学实践领域、新兴科学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信息时代下的司法公正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法庭科学人才培养与社会生活四个专题。与会专家对前沿研究成果作出了专业解读,认为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法庭科学是实现全球安全治理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环节,熟悉新兴技术发展、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人才将为世界司法警政刑侦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本次大会由上海政法学院、纽黑文大学李昌钰刑事司法研究中心、上海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司法警政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
原标题:《2025国际司法警政刑侦科学教育大会成功召开》
栏目主编:刘畅
来源:作者:文汇报 沈钦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