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使用过度让眼睛加速衰老
创始人
2025-11-24 18:56:05
0

转自:扬子晚报

看手机时总下意识地把手机举得远一些屏幕上的文字才清楚,工作看文件资料需要摘下佩戴多年的近视眼镜才能完全看清……今年年初开始,41岁的张女士(化姓)发现自己的眼睛出现了这些奇怪的变化,眼睛疲劳、酸胀感也明显增加。“不会是眼睛出什么大问题了吧?”联想到同事说过的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名词,张女士坐不住了,赶紧挂了眼科专家号。

生活方式改变是主因

南京市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赵峰接诊了张女士,为她做了视力检查、验光等项目,当赵峰主任根据检查结果,告知她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她出现了老视现象,也就是日常说的老花眼时,张女士非常纳闷,自己才41岁,而且又是近视,怎么会这么早眼睛就“老花”了呢?

老视,俗称“老花眼”,被视为眼睛的“中年危机”。专家介绍,老视是眼睛的变焦能力下降,无法满足日常自动对焦的需求。40岁之前,眼睛就好比一部强大的变焦相机,在不同的距离总能高效、准确的自动对焦。而40岁之后,这部相机的变焦范围越来越小,对焦速度越来越慢,直到某天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才能较清晰地成像。

为什么会出现老视?据了解,老视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晶状体弹性下降,次要原因是睫状肌功能减弱。晶状体是眼内一个类似凸透镜的结构,它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在睫状肌的驱动下发生变化,从而让外界的光线能清晰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弹性下降或者睫状肌功能变弱时,晶状体将不能很好地发挥变焦作用,从而造成视网膜上的成像发生失焦,也就是我们所感受到的“视物模糊”。

从严格的生理学上讲,老花眼发生的年龄节点并没有显著提前,它依然遵循着大约40岁开始的自然规律。但为什么我们普遍感觉“花”得更早,更普遍了呢?

专家表示,这主要源于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先是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这是感受老视提前的最主要原因。长时间、高强度地紧盯近距离的电子屏幕,会导致睫状肌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痉挛状态。缺乏户外活动也是因素之一,意味着眼睛的“肌肉”得不到休息和锻炼,加速了其功能的减退。此外,过去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可能不高,有点模糊将就一下就算了。但现在,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对阅读的清晰度、舒适度要求更高,稍有不便,就会立刻察觉并寻求解决。

老视后会对我们有哪些影响?对于中低度近视者来说,看近时摘掉眼镜即可,仍然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刷手机,这也是“近视眼不会老花”传说的由来。但事实上,摘掉近视镜(凹透镜)就相当于附加了一个老花镜(凸透镜),这同样是老视的典型表现。对正视群体而言,看远时不需要佩戴眼镜,但随着年龄增加,看近时将越来越依赖眼镜,老视会逐渐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些小烦恼。而对于远视群体来说,无论是看远还是看近都不清楚,眼镜将成为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陪伴,不少患者同时伴有明显的视疲劳症状。此外,老视对个人心理也可能带来影响;例如,出现老视后,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开始变“老”了,产生挫败感和心理压力。

防老视预防做在平时

老视目前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治愈,借助光学原理解决眼睛对焦问题是现阶段唯一成熟的方案。传统光学矫正如框架眼镜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包括:单光老花镜,只用于看近,看远需摘下;双光/三光眼镜,一副镜片上有远、中、近多个光度区,但存在像跳和外观问题;渐进多焦点眼镜,是目前主流的选择,镜片上方用于看远,下方用于看近,中间是连续的过渡区,外观与普通眼镜无异,可以实现无缝视觉切换,但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手术矫正的方法主要有角膜激光手术、晶状体置换手术等,手术没有一个绝对的“最佳年龄”,需经专业医师评估,结合眼部条件和患者需求选择。

40岁以下出现“早发性老花”的中青年,通过科学的眼部训练,可以增强睫状肌的力量和灵活性,改善双眼协调能力。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建议方案为:40岁以下,首选调节力训练,可辅助使用抗疲劳镜片;40~60岁,首选渐进多焦点眼镜,可谨慎选择老视矫正手术;大于60岁,如合并白内障,首选多焦点人工晶体,可备选单/双眼欠矫方案。

专家告诉你如何延缓“花”

1.控制用眼时间和距离:遵循“20-20-20”法则,即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抬头看20英尺(约6米)以外的远处至少20秒。保持至少40厘米的阅读距离。

2.增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1~2小时的户外时间,让眼睛接触自然光并远眺,是放松睫状肌最有效的方式。

3.保证充足光照:在光线充足、均匀的环境下阅读,避免在黑暗中看手机。

4.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黄色水果、鸡蛋等。

5.戒烟限酒:研究表明,吸烟会加速晶状体的老化。

6.定期眼科检查: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不仅能了解老视进展,还能及时发现青光眼、黄斑病变等眼病。

相关内容

冬季旅游避坑指南:消费前如...
  随着冬季来临,冰雪游、温泉度假、年货采购等消费进入高峰,各类消...
2025-11-25 15:10:43
交通运输ETF(15966...
11月25日,华夏中证全指运输ETF(159666)收盘涨0.30...
2025-11-25 15:10:38
证券ETF龙头(56009...
11月25日,汇添富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60090)收盘涨0...
2025-11-25 15:10:29
陈清晨发文告别国家队,曾与...
11月24日,陈清晨发文告别国家队,坦言职业生涯虽有多次受伤想放弃...
2025-11-25 15:10:24
研报掘金丨中邮证券:维持晶...
中邮证券研报指出,在端侧AI渗透率持续提升与新品上市后销量持续扩大...
2025-11-25 15:10:12
省关工委主任张俊看望慰问胡...
(来源:蚌埠新闻网)转自:蚌埠新闻网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记者 陈昂文...
2025-11-25 15:07:30
滴滴针对司机推出“淡季无单...
(来源:千龙网)11月18日起,第七届“滴滴司机节”分别在深圳、北...
2025-11-25 15:07:23
场面密集、速度迅猛!猴群突...
来源:新民晚报 11月23日,有网友发视频称,贵阳黔灵山大量猴子蜂...
2025-11-25 15:07:08
跨越131公里的“逆向奔富...
日前,首趟试运行列车G55611次从建德驶向江山,标志着杭衢高铁进...
2025-11-25 15:06:49

热门资讯

冬季旅游避坑指南:消费前如何查...   随着冬季来临,冰雪游、温泉度假、年货采购等消费进入高峰,各类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也呈...
交通运输ETF(159666)... 11月25日,华夏中证全指运输ETF(159666)收盘涨0.30%,成交额576.49万元。交通运...
证券ETF龙头(560090)... 11月25日,汇添富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60090)收盘涨0.32%,成交额1.22亿元。证券...
陈清晨发文告别国家队,曾与贾一... 11月24日,陈清晨发文告别国家队,坦言职业生涯虽有多次受伤想放弃的时刻,但能征战两届奥运、斩获无数...
研报掘金丨中邮证券:维持晶晨股... 中邮证券研报指出,在端侧AI渗透率持续提升与新品上市后销量持续扩大的双重作用下,晶晨股份前三季度实现...
省关工委主任张俊看望慰问胡德新... (来源:蚌埠新闻网)转自:蚌埠新闻网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记者 陈昂文/图)11 月 25 日上午,安徽...
滴滴针对司机推出“淡季无单赔”... (来源:千龙网)11月18日起,第七届“滴滴司机节”分别在深圳、北京等17座城市举办。11月18日,...
场面密集、速度迅猛!猴群突然集... 来源:新民晚报 11月23日,有网友发视频称,贵阳黔灵山大量猴子蜂拥下山,场面密集,速度迅猛。“不知...
跨越131公里的“逆向奔富” 日前,首趟试运行列车G55611次从建德驶向江山,标志着杭衢高铁进入开通倒计时。它全长仅131公里,...
东方医院南院门口“乱成一锅粥” “黑车”驾驶员堵在医院门口吆喝拉客 非机动车道通行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