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在农业现代化的大潮中,中国农机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2025年以来,随着国家加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支持力度,农机市场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正推动农业机械向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农机出口持续向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出口额达9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与此同时,国内市场需求在政策拉动下逐步释放,农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政策精准发力,驱动产业升级
2025年初,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好2025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为农机市场注入强劲动力。这一政策在原有9个农机种类基础上,将水稻抛秧机、田间作业监测终端、植保无人机等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同时各省可自行确定的补贴种类范围上限由6个提高至12个。
在补贴标准方面,新政策显著提高了补贴力度。报废水稻抛秧机并新购置同种类机具,按不超过50%提高补贴标准;报废并更新购置采棉机,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由6万元提至8万元。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每年更新换代的农机价值高达3000亿元左右。按照5%的淘汰更新率,每年面临淘汰的机型中,仅小型拖拉机就达到80万台左右,还有8万多台谷物联合收割机、近5万台插秧机等。
区域差异化政策成效显著。江苏省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实现农机装备迭代,浙江省针对丘陵山区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带动金华、台州等地形成产业集群,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
这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不仅激发了农机市场活力,也增强了农民投资信心,将带动农机产业链良性循环。
市场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挖”
2025年农机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新格局。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上半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突破11亿千瓦,大中型拖拉机销量同比增长28%,其中200马力以上高端机型占比达35%。江苏、山东等农业大省通过“以旧换新”政策激活存量市场,仅江苏一省便报废老旧农机11万台,带动新增购机需求超150亿元。
龙头企业加速抢占高端赛道。中国一拖与潍柴雷沃联合推出“研发共同体”模式,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从50%提升至65%,其生产的CVT无级变速拖拉机在黑龙江、新疆等地热销,单台售价突破120万元。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突围:浙江柳林机械研发的丘陵山地微型收割机,凭借轻量化设计抢占云贵川市场,2025年销量同比激增300%。
智能绿色技术引领产业变革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从“补短板”迈向“全面升级”的新阶段,智能化和绿色化成为农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图片来源:互联网-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近期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新能源农机呈现出技术多元化、产品系列化、市场规模化的特征。例如:临工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推出了300马力新能源拖拉机,已交付50余台。中国一拖推出的HB2204混合动力拖拉机,在低速重载工况下可实现节油25%,搭载的三元锂电池组支持纯电行驶15公里。
图片来源:互联网-华工科技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农机领域大放异彩。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除草机器人,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搭配高性能边缘计算平台,能快速精准识别杂草组织,准确识别率已达99.5%,杂草净除率达95%。带视觉系统的喷雾机器人、搭载多光谱相机的巡检无人机等智能装备,正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向“靠科技丰收”转变。
中国农机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出口额达9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其中对非洲、东南亚市场增幅分别达46.6%和33.8%。
更令人欣喜的是,根据《国际商报》数据显示,中国粮食加工、家禽养殖机械出口额达10.7亿美元,同比增长40.0%,对印度、俄罗斯、印尼、泰国、越南等市场出口额均增长。
中国农机企业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完善售后服务,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声誉。如中国一拖的YTO拖拉机在沙特阿拉伯完成了沙滩清洁任务,展现了在非传统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中联重科则通过本地化适配升级,成功打入欧洲市场。
消费升级催生细分市场机遇
平原地区规模化经营加速农机迭代。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2025年采购200马力以上智能拖拉机超500台,带动当地农机合作社平均作业效率提升40%。
由于丘陵地区地势复杂、地块零散、坡高路陡等因素,农机化存在挑战,各地区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及服务优化,探索出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新路径。目前,丘陵山区机械化突破性进展。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突破62%,较2024年提升3.5个百分点。例如:贵州省依托"山地农机化攻坚行动",推广小型收割机、履带式旋耕机等适地机型,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作物机械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陇南市争取农具补贴资金,建设特色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通过举办各类农机展示,演示推广高新装备千次以上。建设山地智能高效轨道运输机80.6公里,累计建成170公里,有力解决生产资料“上山难”、农产品“下山难”问题。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农机市场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拓展,中国农机行业有望在全球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