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24日,作为目前国内社会力量资助基础研究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经过半年多的申报与评审,于11月24日揭晓第三期获资助名单,35位杰出科学家“榜上有名”,其中18位入选科学家来自北京,占比超过一半。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设置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项目资助类别分为实验类和理论类,资助期为五年,期间实验类每人2500万元人民币;理论类每人1500万元人民币,期满可申请续期资助。
纵观本期新基石研究员名单,青年科学家的脱颖而出是最大亮点。新一期研究员平均年龄45岁,不但远低于55岁的申报门槛,和往期47岁的平均年龄相比,也有所下降。其中男性未满40周岁、女性未满43周岁的青年科学家达9位,创纪录地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最年轻的研究员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申报时仅有35岁。
青年科学家的亮眼表现,也与项目今年的新设置密不可分。项目本年度设置了6个名额,专门用于资助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表示,青年科学家名额的设置,既是为了更好地响应科学界的呼声,也考虑了青年科学家成长的实际规律,“年轻人在积累上不占优势,但他们闯劲儿更足,创造力更足,在世界科学史上,众多重大原创科研成果就来自年轻科学家。”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的Yuval Rinkevich,成为首位入选的外籍非华裔科学家。他的研究聚焦于器官损伤后修复,有望为解决瘢痕修复、器官纤维化等临床问题提供新的方案。今年“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还选出医师科学家,比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王伊龙。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一项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公益属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2022年,腾讯公司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长期稳定支持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截至目前,已有三期共139位杰出科学家成为新基石研究员。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